雨落在江南
成了一首朦朧的詩
浙江的雨天
有“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子絕色
有“吳娘暮雨蕭蕭曲”的滿腔眷戀
近日陰雨連綿
可誰說下雨不適合出游?
這些超適合賞雨的地方
快收藏好
杭州·孤山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雨水時節的孤山如潑墨寫意,山色空朦中含著幾分神秘。
在雨中漫步孤山,去西泠印社感受金石文化,刻一枚印章,還可以去浙江省博物館看看歷史文物。
寧波·石浦漁港古城
雨天和漁港古城莫名的相配。古樸的房子、濕滑的道路、斑駁的城墻……比起江南氣息的小鎮,更多了一絲厚重的味道。
夜晚的古城,華燈初上,燈火闌珊。抬頭可見七彩漁燈,低頭是夜色浸潤下的琉璃石板路。若遇上一陣急雨,就躲進路邊的甜品店,一些小意外都是旅途的插曲。
溫州·楠溪江
楠溪江在雨季更顯溫婉秀麗。江水清澈,雨滴落下,泛起層層漣漪,與兩岸連綿的青山、古樸的村落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山水畫卷。
乘坐竹筏順流而下,微風拂面,帶著絲絲涼意,耳邊是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鳴聲,仿佛時光都慢了下來。江畔的古村,白墻黑瓦,錯落有致,在雨中更顯寧靜祥和。
湖州·雙林古鎮
每塊濕漉漉的青石板,都訴說著一段故事。在雙林古鎮能夠真切感受到煙火氣,看到時光沉淀下來的痕跡。
當細雨飄過古樸的小鎮,小鎮便有了一種古典的憂郁。憑欄在水閣之上,或躲在屋檐下,或行走在長長的青石板路上......觀雨都成了賞心的樂事。
湖州·南潯古鎮
南潯古鎮的小洋樓與傳統江南院落交相輝映,彰顯著“中西合璧”的獨特魅力。漫步在雨中的石板路,聽雨打芭蕉,看那些精致的磚雕木刻,感受昔日“絲綢之府”的繁華與底蘊。
嘉興·子城遺址公園
這是個充滿東方美學的歷史公園,綠意窗影在滴雨屋檐和光線輪轉中綻放。雨中的端本堂特別安靜,從內往外看滿眼透綠,細密的雨水在樹葉上成珠停駐。
嘉興·烏鎮
青石板上,雨水輕輕滑落,石橋倒映在水中,構成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小巷深處,白墻黑瓦的老宅靜靜訴說著千年往事,木雕花窗透出的燈光,溫暖了整個水鄉。
紹興·蘭亭
蘭渚山下,王羲之等人曾在蘭亭雅集,留下一篇著名的《蘭亭序》。鵝池碑、蘭亭碑、曲水流觴、御碑亭是這里的主要景觀。煙雨來紹興,不妨跟著王羲之的腳步,看一看蘭亭的筆墨與意象,是如何點染著一座兩千余年的城池古韻。
金華·牛頭山
牛頭山連片的闊葉林,濃蔭華蓋的古木大樹,逸趣橫生的植物個體,構成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森林群落圖。在一片秀美山水里,坐纜車“無痛上山”,浸潤到無邊濃翠之中。雨中,峭壁、溪流和碧潭,被飄揚的水汽籠罩,朦朦朧朧的空氣中混含著泥土和青草的香氣。
衢州·廿八都古鎮
這座深藏山間的古鎮,任由細雨織就的薄紗輕輕覆蓋,白墻黛瓦、煙柳畫橋,都浸潤在朦朧煙雨里。
躲進千年古鎮的屋檐下,雨滴順著黛瓦連成珠簾,文昌宮的紅墻被雨水浸得更濃艷,關帝廟戲臺前的銅鈴在風里叮當作響,說是江南水鄉的教科書級場景都不為過。
舟山·聞風書店
這座被大海偏愛的書店,吸引了一大波文藝青年來打卡。雨天躲在書店里,雨滴落在沙灘、流入大海,讓大自然的白噪音更顯豐富。就著細雨和無邊的海慢慢地閱讀,慵懶愜意地度過一個下午。
臺州·臨海紫陽街
位于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的紫陽街,全長約1080米,延伸出大小25條街巷,至今仍然保持著北宋時期的里坊制格局特點。
雨中的紫陽街,沒有平時的人來人往,彩色的雨傘在深色的街巷中格外明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是歲月留下的坑洼,此時積滿了雨水,倒影里是另一番風景。
麗水·云和湖仙宮
云和湖處于甌江的中游,江水在被多個水電站截流之后,形成了這個浩淼的水域。雨中的湖水清澈寧靜,群山倒映,湖灣千回百轉,優美的曲線旖旎地舒展開來。
雨絲落在湖面,漾起一圈圈漣漪,與周圍的茂林修竹相互映襯,水隨山轉、山因水活。
麗水·古堰畫鄉古鎮
在古堰畫鄉,有山巒疊嶂,有帆影點點,獨立江岸,思緒一不小心就被吸入一場關于江南煙雨的故事里。甌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乘舟于甌江之上,看遠山如黛,天地一色,江上帆影,如夢似幻,是一幅渾然天成的雨中畫卷。
內容綜合自浙江文旅資訊
編輯:楊彧嘉
責編:丁桂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