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汽車行業加速邁向新能源轉型的時代浪潮中,新能源汽車行業看似一片欣欣向榮,實則暗藏洶涌危機。
眾多車企一窩蜂地涌入賽道,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升級,補貼退坡后,行業正面臨重新洗牌。
5月22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訪談中直言:“汽車產業里邊的恒大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沒暴雷而已”
這句話猶如投入汽車圈的深水炸彈,這位被業內稱為“保定車神”的大佬,用他一貫的直率風格,再次用金句出圈。
魏建軍所說的汽車行業的恒大,應該是指和恒大一樣,負債情況比較慘烈的車企。
最新的數據出來了,蔚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負債是940多億,總負債率87% ,小鵬負債514.31億元,資產負債率62.19%;理想負債910.29億元,資產負債率56.1%。
賽力斯今年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87.38%;長城資產負債率62.2%;吉利負債5047億元,負債率88%;比亞迪負債5954.6億元,資產負債率77.9%;奇瑞近幾日的負債率也達到了88.64% 。
不得不說,這些車企和恒大的負債水平不相上下啊!
與一眾“傳統企業”不同,“新勢力”不是依靠產品競爭力驅動,而是通過持續的多輪融資或強化市值表現來維持運營,這是形成車企“資本泡沫”的根源。
它們通常負債率高企,吃了上頓還要等下頓。
這種“賣一輛虧一輛”的商業模式疊加融資斷檔,直接導致賬面現金流瀕臨枯竭,在資本輸血戛然而止之后,銀行抽貸成為壓垮車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威馬為例,這家昔日新勢力“銷冠”的三年累計虧損183億元、拖欠供應商超60億元債務、228億元融資灰飛煙滅,甚至被爆出連流量費都無力支付。
但顯然,以威馬這類企業,不論是實力和履歷都遠遠達不到“恒大”式的標準,那么誰是魏建軍口中汽車界的恒大?
不少網友猜測,跟長城頗有“恩怨”的比亞迪,正是魏建軍口中的“汽車界的恒大”。
爭議聲中,很多網友也產生了一個疑問,話說這么滿,長城汽車自己能自保嗎?
2024 年,長城汽車全年銷量為123.33 萬輛、營收為2022 億元、凈利潤為126.92億元。然而,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 6.63% 至 400.19 億元,凈利潤同比降幅達 45.6%。
當前,長城正處于產品換代、直營轉型、技術迭代三重壓力期。
魏建軍宣稱:“哪怕跌出前十,也要堅持走正確的路?!?/p>
然而,當競品早已完成數字化和新能源轉型,長城汽車的產品迭代卻顯得姍姍來遲。
而且,單純靠混動技術很難撐起整個品牌的未來。看看比亞迪,早已形成了純電、插混、增程等的全矩陣布局。
小編認為,對于中國汽車產業而言,比爭論“誰是恒大”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泡沫與機遇并存的洪流中,鍛造出真正可持續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