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國道德模范載譽歸來(陳靜 攝)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5月24日下午,成都陽光明媚,四川電視臺大院內鮮花簇擁。從北京載譽歸來的四川省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剛下車,守候多時的人們便為他們獻上鮮花,以簡樸而熱烈的儀式歡迎這群“平民英雄”回家。
四川省共有3名候選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稱號,他們是陳懷炯、冉體蘭、郭漢中。此外四川還有6名候選人被授予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在歡迎儀式后,其中四位代表接受了記者采訪,他們的故事平凡卻閃耀著道德光芒。
冉體蘭:斷臂救童 “一只手換一條命,值!”
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獲得者 冉體蘭(陳靜 攝)
“我獲得這個獎項,站在領獎臺上的時候很高興,很激動,現在手還在抖!”遂寧市大英縣的冉體蘭回憶起領獎時刻仍難掩激動。
“現在想起來還是后怕,但不后悔。”55歲的冉體蘭望著空蕩蕩的左袖管說道。2022年11月,這位遂寧市大英縣回馬鎮村民在千鈞一發之際,用身體擋住沖向貨車的5歲孩童,自己卻被卷入車底失去左臂。
“醒來后發現手沒了,心里難受。可孩子活著,一條生命還在,我心里想一只手臂換一條命值了。”她樸實的語言讓現場眾人動容。
郭漢中:守護國寶 三十載匠心育新人
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獲得者 郭漢中 (陳靜 攝)
三星堆文物修復專家郭漢中獲得榮譽稱號,深感責任重大,郭漢中說,“拿到這個獎項以后,身上有更大的責任和擔當,我們這個工作就是師傅帶徒弟,以后要做好傳幫帶,要培養更多的年輕人,同時,自己更大的擔當把文物修復文物保護工作做好。”
38年來,他參與修復文物5000余件,獨創的“青銅器矯形定位裝置”等6項技術獲國家專利。他分享從業三十年的心得——堅持與熱愛是關鍵。
“干一行愛一行,傳統手藝要結合新技術,更要培養年輕人。”如今,他正將青銅修復技藝傾囊相授,讓千年文明薪火相傳。
陳若雷:代父領獎 八旬“大先生”堅守診臺
全國道德模范稱號獲得者陳懷炯兒子 陳若雷(陳靜 攝)
“父親能夠得到這個殊榮,是對他一生無私奉獻最大的褒獎。”作為雅安市天全縣中醫醫院原院長陳懷炯的兒子,陳若雷代因身體原因未能赴京的父親領獎。他透露,80多歲的老父親獲獎后仍雷打不動堅持坐診,“這是他畢生的信念”。
這位從醫66年的老中醫,累計接診患者超150萬人次,減免貧困患者醫藥費300余萬元。“獲獎后父親只說了一句話:繼續看病吧。”陳若雷的話讓人肅然起敬。
蔡小彬:孝心傳遞 一封家書讓她淚灑萬米高空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 蔡小彬 (陳靜 攝)
“飛機上讀到孩子的信,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內江市威遠縣連界鎮國防村村民蔡小彬捧著鮮花激動地說。這位53歲的農村婦女,三十年如一日照顧家中四位老人,用柔弱的肩膀撐起整個家庭。令人動容的是,她的孝心感染了下一代。赴京前,女兒悄悄塞給她一封信:“媽媽,您總說孝敬老人是天經地義的事。現在我要告訴您,您是我的驕傲!”說到這里,蔡小彬再次哽咽紅了眼眶。
“得到全國認可,我更堅定自己做的事是對的。”蔡小彬說道,“那一刻覺得一切都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