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來臨之際,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人民調解員、群眾代表、大學生代表等走進檢察機關,共同見證民法典實施成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現場獲悉,5年來,東城區檢察院辦理民事監督案件4000余件,5件案例獲選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雙優"案例,兩件案例獲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
店主遇到"完美"證據被判退還1萬元 檢察官追根溯源查明真相
在檢察開放日活動現場,檢察官通過視頻短片向大家講述了一起《"完美"證據》引發的檢察監督故事。
2023年6月,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收到了一份民事監督申請。申請人江某聲稱法院判決要自己向不認識的人退還1萬元。
江某在東城經營一家電動車車行,2021年12月,他收到了來自法院的傳票,女子侯某起訴稱在江某店內消費,將10元誤輸為1萬元,還提交刷卡憑證、信用卡交易記錄為證,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被告返還錢款。面對侯某的起訴,江某確定侯某從未在自己的店中消費。
由于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經一審、再審后,法院最終判決江某返還侯某1萬元。江某告訴檢察官,自己持有的POS機是在網上通過一個朋友辦理的,提供了營業執照及身份證、銀行卡信息,隨后就收到了POS機。檢察官隨即向POS機辦理公司及銀行查詢使用記錄及銀行流水,證實江某的POS機自2021年3月后就沒有使用記錄,侯某起訴的刷卡時間為2021年10月,而POS機關聯的江某銀行賬戶也沒收到這筆錢。
檢察官再次前往POS機公司,原來案外人高某持有的POS機曾經使用過江某的商戶名稱,但綁定的卻是高某的銀行卡。高某持有的POS機使用記錄顯示侯某通過這臺POS機刷卡,高某的銀行卡也有對應收款記錄。
為了盡快厘清來龍去脈,檢察官兩次驅車前往河北核實情況。經過了解,高某是河北某二手車店的老板,POS機也是通過朋友在網上辦的,他只提供身份證照片,就收到了POS機。
2021年10月,女子侯某在高某處購買了一輛二手車,這1萬元錢就是購車款的一部分。交易完成后,侯某又回到高某車行,聲稱車輛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要求退款。因未退回車輛,所以高某不同意退款,雙方發生糾紛。后來侯某來店里又鬧了幾次,高某和店員對她印象深刻。
在調查過程中,原告侯某始終未露面,但一個意外的電話讓檢察官確認了事情的全貌。一位自稱原告侯某前夫的李某與檢察官聯系,想要說明案件情況。隨后,檢察官與李某核實情況,李某承認涉訴款項確實是用來買車。至此,案件事實全部調查清楚。依照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東城區人民檢察院對原審民事裁判提出再審檢察建議,并建議對原告的訴訟行為依法進行懲治。
再審階段,檢察機關通過檢察長列席法院審判委員會,發表監督意見。最終,法院經審理判決撤銷原審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并決定對原告的虛假訴訟行為罰款5000元。
5年辦理民事監督案件4000余件 5件案例獲選"雙優"案例
副檢察長馮瑩介紹,5年來,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監督案件4000余件,3名檢察官入選北京市檢察專業骨干人才庫,辦理的鄒某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抗訴案等5件案例獲選北京市人民檢察院"雙優"案例,某指定監護、離婚糾紛支持起訴案等兩件案例獲選最高人民檢察院典型案例。
辦案故事是檢察機關貫徹落實民法典的生動縮影。在檢察故事分享環節,檢察官還講述了其他的辦案故事。
一名精神殘疾婦女陷入婚姻泥淖,丈夫因賭博債臺高筑,卻還索要高額離婚補償款,雙方始終無法達成離婚合意,檢察機關支持起訴破局限制行為能力人離婚困境。一位六旬老人因遭遇網絡詐騙向銀行申請消費貸款,欠下巨額利息和手續費,檢察機關通過檢察聽證,化解老人的信用危機,結束了六年的信訪路。
"我們將持續強化檢察機關在民法典貫徹實施中的履職擔當,自覺把民法典的精神內涵、基本理念和相關規則融入各項檢察工作中,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華偉告訴記者。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董振杰
編輯/劉忠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