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上期我們講到了“五行逆行”,說的是一個人如果情緒、性格走向偏了,就如同車子開錯方向,人生也會跟著偏離軌道。那么有人就問了,人生的軌道是怎樣的狀態?今天我們聊一聊貼近生命節奏的話題——“人生四季五行”。
其實我們人的一生,也像自然界一樣,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五行”屬性,也有各自的重點和任務。
咱們先從春天說起。少年時期屬木,就像春天剛發芽的小樹苗,需要陽光雨露的滋養,也需要堅定的根系支撐。這個時候的任務是“學道”——學會做人、做事,培養仁愛之心,養成勤勞自律的習慣。孩子如果在這個階段能自立自強,不依賴父母,不讓人操心,那就是在為一生打基礎。可要是從小嬌生慣養、任性妄為,那就會埋下隱患,往后的人生就容易出問題。
接著進入夏天,這是人生的火旺期,正是挑起家庭重擔、承擔責任的時候。上有老人要孝順,中有兄弟姐妹要互助,下有子女要養育。在社會上也要盡職盡責,施展才能。這個階段的關鍵是“行道”——不是光靠嘴說,而是用行動去實踐理想。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年輕時踏實肯干的人,往往中年以后生活穩定、事業有成;而那些年輕時不努力、總想走捷徑的,到中年反而越來越難。
然后來到秋天,屬金。這時人已經經歷了很多風霜,走過很多彎路,吃過不少苦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任務是“成道”——總結人生、認清自我、收束雜念,開始沉淀和收斂。就像秋天的果實成熟了,該收就收,不該爭就不爭。有的人到了這個年紀還在跟年輕人比拼體力、爭名奪利,那就等于違背自然規律,反而傷身又傷心。
最后是冬天,屬水。六十歲以后,就該功成身退,安心養老了。這個時候要學會“了道”——放下執念,看淡得失,把責任交給下一代,自己好好修心養性。很多人老了還放不下權力、放不下控制欲,天天跟晚輩較勁,這不是不服老,而是不懂“水”的智慧。水懂得順勢而為,知道什么時候該流動,什么時候該靜止。人老了,更要學水的包容與柔和。
當然,還有一個貫穿四季的“土”——它旺于四季之間,就像大地承載萬物,也象征著人的厚德與擔當。沒有土,其他四行就無從談起。做人要有根基、有容量、有信用,這都是“陽土”的體現。
那么,人生四季如果走得順暢,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但如果走錯了方向,比如青年時消極懶散(木生水),中年時貪圖享樂(火克金),老年還爭強好勝(水克火),那就是五行逆行,輕則煩惱不斷,重則疾病纏身,甚至影響子孫后代。
舉個例子吧,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年輕的時候特別倔,做什么都憑一股子蠻勁,遇事不會反省,只會抱怨別人。結果到了中年,身體狀態不怎么好,脾氣反而越來越大,家庭關系也很緊張。近幾年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性格,學會了認錯、找好處、換位思考,慢慢地,身體好了,家庭也和諧了。這就是從“木克土”轉成了“木生火”,再轉成“火生土”,五行開始順行了。
再比如有些老年人,退休之后還要插手工作的事務,什么事都不放心,搞得子女壓力山大。他們以為自己是在幫忙,其實是違背了“冬季屬水”的自然規律。水是要沉下去、靜下來的,而不是往上沖。這樣的人,最容易出現心臟、腎臟的問題,甚至影響整個家庭的氣場。
人生四季五行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它告訴我們: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什么階段,就要有什么樣的心態。年輕時要成長,中年時要擔當,老年時要放下。順應自然,才能活得通透;違背規律,遲早會吃苦頭。
最后我想說一句:人生就像一場四季輪回,走對了路,才不白來一遭。愿我們都能在各自的季節里,活出該有的模樣,不違天時,不負此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