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剪紙在服裝上“翩翩起舞”,讓傳統技藝以靈動飄逸的服飾語言走進了大眾視野。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以來,位于11號展廳的哈爾濱文化產業館方正剪紙展區圈粉無數,每天都吸引眾多參觀者前往觀賞剪紙技藝展示,親身試穿剪紙服裝、佩戴剪紙鳳冠,零距離體驗方正剪紙文化的獨特魅力。
方正剪紙展區工作人員手把手教小觀眾體驗剪紙技藝
5月24日上午,記者走進哈爾濱文化產業館時,方正剪紙國家級項目市級傳承人曲英紅正在一邊現場演示剪紙技藝,一邊熱情洋溢地向觀眾介紹方正剪紙文化。一紙紅綃、一把銀剪,山河入畫、花鳥成詩,令觀眾們對方正剪紙拍手叫絕。
“把剪紙‘穿’在身上,文化就走進了心里。”在方正剪紙展區前,來自湖南的展商姜先生贊嘆不已:“這些剪紙服飾既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時尚感,真是太棒了!”
“我恰好在籌備婚禮,看到這套方正剪紙服裝和鳳冠,眼前一亮,打算訂購一套在訂婚儀式上穿。”來自山西的張女士欣喜地告訴記者。
表演剪紙技藝
記者留意到,現場展出的方正剪紙作品或大氣磅礴、或細膩入微,生動展現了黑土地的獨特韻味。觀眾們爭先恐后地試穿方正剪紙服裝,拍照留念。參展商們也對方正剪紙表現出濃厚興趣,紛紛與工作人員咨詢和洽談剪紙文創產品的合作事宜。
帶隊參展深圳文博會的方正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宋秀娟告訴記者,方正剪紙起源于清代中葉,經過200多年的發展演繹,形成了地方特色濃郁的剪紙藝術,圖案生動、風格鮮明、獨具特色。2008年,方正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表演剪紙技藝
“深圳文博會是非遺的絕佳‘秀場’。”據宋秀娟介紹,為了參展深圳文博會,方正縣提前進行了廣泛的作品征集,精選出一系列極具代表性的剪紙佳作帶到深圳參展。從古老的傳統剪紙到融入現代創意的新作品一應俱全,涵蓋了黑土風情、民俗生活、冰雪運動等豐富題材,其中既有剪紙裝飾畫、以植絨布結合剪紙工藝制作的服飾,還有融入剪紙元素的絲巾、日歷、裝飾畫等文創產品。
外國友人試穿方正剪紙服飾(圖片由方正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傳統的剪紙大多以平面作品展示,形式比較單一。方正剪紙這次展出的創新剪紙服飾,把平面剪紙變成了可穿戴的藝術品,不僅能讓人們更直觀、更親近地感受方正剪紙的魅力,同時打造了一張‘行走的文化名片’,吸引更多人關注,激發大家對非遺的興趣和熱愛 。”一旁的曲英紅補充說。
當漂亮、新鮮、時尚、有趣成為非遺技藝吸引新觀眾的破圈密碼,當200多歲的方正剪紙在深圳文博會這個國際大舞臺上,以一種更具吸引力和互動性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時,這不僅是一場獨特的藝術盛宴,更是一次傳統技藝與現代理念深度融合的成功創新實踐。
深圳美術館里方正剪紙展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離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主會場40多公里的深圳美術館,正在同步舉辦百年方正剪紙群體展——“黑土濃情·一剪萬象”特展。來自黑龍江的方正剪紙,借助“設計之都”深圳的前沿“窗口”,在深圳美術館以充滿現代創意的呈現方式,展出了以方正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倪秀梅為代表的42位傳承人的400多幅作品,向全國及全世界游客展示冰城的獨特文化魅力和哈爾濱亞冬會冰雪運動的激情。
深圳美術館里方正剪紙展現場
記者看到,深圳美術館在300㎡展廳里,一幅幅方正剪紙作品“再造”了黑龍江雪鄉等夢幻景觀,讓非遺在空間敘事中“活”了起來。該展覽已在這里持續展出近5個月,好評如潮,觀眾絡繹不絕。
宋秀娟告訴記者,方正縣非常重視“方正剪紙”的傳承保護和發展,目前,方正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已發展到50多人。未來,方正縣將按照制定出臺的剪紙產業扶持辦法,繼續加大剪紙傳承力度,挖掘和培養更多優秀的剪紙人才,創新剪紙表現形式和文創產品開發,讓這一民間的非遺藝術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更要讓方正剪紙帶動當地創意設計、文旅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制作:王淼;記者:李淅;攝影:韓東賢 李淅;視頻:韓東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