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北的天陰沉沉的。
天氣預報說接下來三天要降溫8度。
正是小麥拔節的關鍵時候,這倒春寒來得太不是時候。河北邯鄲的李大叔蹲在麥田邊直皺眉。他家的麥苗葉子都有點發蔫,看著就讓人心疼。
村里的老人都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可現在低溫一來,苗情怕要受影響。想起去年鄰居家小麥遭遇倒春寒減產,李大叔心里直打鼓。不過也有經驗豐富的老農說,以前遇到這種天,會在地里熏煙增溫。
但現在都講究科學種田,老辦法能不能行得通呢?
農技站的小張昨天來村里講課,說預防倒春寒得提前澆水。澆水能提高地溫,讓麥苗少受凍,這是科學道理。可李大叔有點猶豫,現在澆水會不會太麻煩,萬一效果不好咋辦?
隔壁村的王大哥可沒閑著,他一大早就拉著水管進了田。“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早做準備總沒錯。”王大哥邊澆水邊說。
農業局也發了通知,提醒各地做好防寒措施。除了澆水,還可以噴施葉面肥,增強麥苗的抗寒能力。
東北的鄉親們這陣子也在忙著防霜凍。他們那邊氣溫起伏大,夜里容易出現霜凍,果樹開花期最怕這個。南方的朋友則要留意暴雨,這會兒正是早稻分蘗的時候,田里可不能積水。
“鋤頭底下三分水,三分火”,老祖宗的話還是有道理的,但結合科學方法更保險。
我個人覺得,現在種田既要看天,也要懂技術,兩者結合才是好出路。
看著地里的麥苗,李大叔終于下了決心,回家扛起了水管。
他打算先澆一遍水,再去鎮上買點葉面肥回來噴施。村里還有些農戶在觀望,不知道該怎么做。
這時候就需要村里的帶頭人站出來,給大家做個示范。去年有個村子就是因為及時采取措施,小麥在倒春寒后依然獲得了豐收。數據顯示,提前做好防寒措施的麥田,減產幅度能減少30%以上。
這說明只要方法得當,天災并不可怕。但也有一些農戶擔心成本問題,覺得澆水施肥要花錢。
可要是不做,萬一減產了,損失更大,這筆賬得算清楚。現在正是農時緊張的時候,容不得半點拖延。各地的農技站都開通了熱線,有問題可以隨時咨詢。
鎮上的農資店也儲備了充足的葉面肥和農藥,方便農戶購買。“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錯過了關鍵時機,可就追不回來了。
李大叔澆水的動作很熟練,看得出是個種田的老手。他說,現在雖然累點,但為了秋天的收成,一切都值得。
看著他忙碌的身影,讓人想起無數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兄弟。他們最盼的就是風調雨順,可天氣總愛開玩笑。不過只要咱們提前準備,科學應對,就一定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接下來的幾天很關鍵,該澆水的趕緊澆水,該施肥的別耽誤。要是自己拿不準,就多問問農技專家,別不好意思。
村里的互助組也可以行動起來,幫著缺勞力的農戶一起干。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起來才能渡過難關。
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還有哪些土辦法能有效應對倒春寒?評論區里肯定有不少種地高手,歡迎分享你們的經驗。
點贊多的辦法,我回頭整理出來分享給更多鄉親。記住,種地靠天也靠人,咱們自己得上心。只要把該做的都做到位了,就算天氣有點反常,也能穩得住收成。
最后再提醒一句,這兩天趕緊去地里看看苗情,別等凍壞了才后悔。行動起來吧,現在就去準備水管和肥料,別讓倒春寒毀了咱們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