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雨來得格外急。入伏剛過,華北多地就發布了暴雨橙色預警。
田里的玉米正處在拔節期,桿子竄得快,可根還沒扎穩。
老莊稼把式都知道,這時候最怕雨水泡根、大風刮倒。河北邯鄲的老李頭,昨天蹲在地頭直嘆氣:“頭茬玉米苗剛露頭,一場雨下去,地里積水沒過腳踝。”這樣的天氣,對咱種地的來說,就是場硬仗。
先說排水。
不管是平原還是丘陵,地頭的排水溝得提前挖深。
東北那旮旯,往年這時候也愛鬧澇,鄉親們都知道“水退一寸,苗活三分”。
可南方有些地方,暴雨過后緊跟著大太陽,地表溫度能竄到40℃,玉米葉子分分鐘被烤焦。
這就需要補肥了。暴雨沖走了地里的養分,得趕緊追施氮肥。但咋補有講究。
老一輩習慣撒尿素,可現在農技員說,最好配合腐殖酸水溶肥,見效快還不傷根。
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來的土辦法得信,但也得聽聽村里農技站的新法子。
山東濰坊有戶人家,去年暴雨后沒及時補肥,玉米減產了兩成。今年他們學精了,雨還沒停,就聯系鎮上的供銷社準備肥料。
還有大棚種植的鄉親,得趕緊檢查棚架。去年河南那場大風,好多大棚被掀了頂,菜苗全遭了殃。
現在該把壓膜線再緊一緊,竹竿支架加固兩圈。有人可能會問:“天氣預報說接下來還有雨,現在動手來得及不?”當然得抓緊!
農時不等人,尤其是這種極端天氣,早一天準備,就少一分損失。
不同地區情況不一樣。東北防霜凍,南方防臺風,咱華北現在最緊要的就是排水、補肥、固苗。
村里張大爺總說:“種地就得看天吃飯,但也不能干等著天老爺賞飯。”這話在理。
咱既要留意天氣預報,也要把老經驗和新技術結合起來。
目前市面上的農資品種多,選對了能事半功倍,可別圖便宜買了假貨。
具體咋選?
可以問問村里用過的鄉親,或者去鎮上的正規門店咨詢。這場暴雨,考驗的不只是莊稼,還有咱種地人的應對法子。現在正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期,一步跟不上,后面收成就受影響。
我知道有些鄉親可能犯愁,不知道從哪兒下手。別慌!現在就做三件事:先去地里看看積水情況,趕緊挖溝排水;接著聯系買好肥料,雨停后及時追施;最后把倒伏的玉米苗輕輕扶起來,根部培點土。
要是自己忙不過來,村里都有互助小組,趕緊打個電話叫人幫忙。記住,種地是個細活兒,更是個急活兒,尤其是遇上壞天氣,咱得搶時間。今年能不能有個好收成,就看這關鍵幾步了。
鄉親們,別等了,現在就扛著鋤頭下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