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剛過,南方多地連發暴雨預警,正是早稻拔節關鍵期。田里積水排不暢,稻根泡久了就像人憋氣,輕則分蘗少,重則爛根死苗。湖南老張的三畝田上周遭了澇,葉尖發黃打卷,急得他直跺腳:“穗子要是坐不穩,秋糧就得減產。
”北方這會兒也不省心,東北多地預報明晚有霜凍,玉米苗剛露頭怕受凍。
老一輩常說“春霜不出三日雨”,可現在氣候變了,光靠看天不夠了。南方稻農趕緊清溝排水,田里挖深溝,田埂開缺口,讓積水順著地勢往外流。
東北種玉米的,趕緊備秸稈碎末,霜凍前撒在苗周圍,好比給小苗蓋層薄被。有人圖省事用除草劑后不松土,土壤板結吸水慢,暴雨一來更易澇。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的“濕耕曬垡”法仍管用,趁晴天翻耕曬土,土塊松了排水才痛快。
廣西有合作社試點了新法子,暴雨前給稻田撒草木灰,既防倒伏又能補鉀,稻桿挺得更直。可有些新戶不懂,看別人用化肥見效快,暴雨前猛撒尿素,結果肥隨水跑,污染了溝渠還燒苗。北方大棚種瓜的注意,霜凍天別大清早放風,太陽出來曬暖棚內再掀膜,冷熱急變最傷苗。
“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北風”,眼下搶收搶種就得跟天氣賽跑,手里有招心里才不慌。湖北有個村子去年遭澇后絕收,今年提前買了小型抽水機,暴雨一停就抽水,損失少了一大半。
可丘陵地區的梯田難排水,有沒有更輕便的排水設備?這得好好琢磨。再說回早稻,暴雨過后葉片易染病,得趕緊噴點多菌靈,別等葉子長黃斑才著急。
東北玉米地要是遭了霜凍,別忙著毀苗,中午噴遍磷酸二氫鉀,不少苗還能緩過來。傳統堆草熏煙防霜凍的法子,現在得注意防火,改成大棚覆膜更安全,就是成本得算清楚。沙土地存不住水,暴雨后容易脫肥,追施復合肥時摻點腐熟的糞肥,保肥效果更好。
黏土田排水慢,建議起壟栽培,壟高30厘米,溝寬40厘米,積水順著溝走不泡根。
有人覺得看天吃飯靠運氣,其實提前看15天天氣預報,把施肥打藥的日子錯開雨天,能省不少心。南方晚稻育秧的注意了,暴雨天別播撒種子,泥漿糊住芽心,出苗率能降三成。
北方露地種菜的,趕在霜凍前搭小拱棚,竹竿插一圈,蒙上塑料布,小苗能扛3℃低溫。村里的農技員這幾天忙壞了,挨家挨戶教看衛星云圖,手機上隨時查降雨雷達圖。“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農時不等人,天氣再折騰,咱有準備就不怕。
明后天南方有短暫晴天,趕緊給澇過的稻田補施磷鉀肥,促根壯苗最關鍵。東北種糧大戶記得檢查大棚棉被,霜凍夜蓋雙層,風機別整夜開,保住夜間地溫。還有件事得提醒,暴雨后溝渠里的積水別直接澆地,泥漿水容易堵毛孔,晾半天再用更好。
至于那些老菜地,連續暴雨后容易缺硼,葉面噴點硼砂水,開花坐果少出問題。
說到底,種地就像跟天氣打配合,摸清它的脾氣,提前備好招,收成才能穩當。
現在各地農技站都有免費的天氣預警短信,沒開通的趕緊去登記,多一條信息多份保障。最后啰嗦一句,農資店的防澇防旱物資得備齊,地膜、竹竿、抽水機,用時不抓瞎。
明后天放晴,該排水的排水,該補肥的補肥,別等老天給臉色看才動手,咱莊稼人就得趕在頭里。鎮上的農業保險點這幾天辦公到天黑,還沒參保的趕緊去,天災面前多份保障心里踏實。記住了,地是咱農民的命根子,天氣再難琢磨,只要咱肯下功夫、學新招,啥坎兒都能邁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