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桌邊緣的方俊攥緊酒杯,目光掃過合影人群。
浙江廣廈奪冠慶功宴前日在杭州擺開七十余桌,燈火通明。
樓明帶著父親樓忠福挨個敬酒,前主帥王非勾著他肩膀說悄悄話。這場慶典本是狂歡時刻,卻有暗流涌動。2025年CBA總決賽,廣廈力克遼寧奪隊史首冠,青訓班底一戰成名。
慶功宴名單堪稱"廣廈編年冊",李春江、王非等歷任教頭皆在列——包括2013年曾公開回懟俱樂部的王非。當年官宣稱其"因壓力辭職",他憤而發文"20年教練生涯從未怕過壓力",如今卻與樓明貼面熱聊,肩頭相靠。更引人注目的是主桌場景。
71歲的樓忠福端著茅臺走到王非身邊,酒杯相碰時,12年前的恩怨似乎都化在酒里。但鄰座的方俊始終沒被請上臺發言,集體合影時后排身影略顯尷尬——這位現任總經理,在功勛云集的場合成了"沉默者"。
樓明的演講劃開爭議迷霧。
他先向父親深鞠躬:"沒有您當年拍板建青訓,就沒有今天。"接著列出三個承諾:深耕青訓、劍指下一個20年、打造百年俱樂部。這話戳中CBA痛點:當多數球隊依賴挖角,廣廈80%奪冠陣容來自自家青訓營,近五年向國家隊輸送7名球員。
現場細節藏著球隊哲學。
王非的出現最具象征意義:哪怕曾有過公開分歧,俱樂部仍視其為奠基人。
這種"恩怨翻篇"的氣量,或許正是廣廈青訓能留住人才的關鍵——畢竟在CBA,教練與球隊對簿公堂的案例并不少見。
但方俊的沉默還是留下問號。作為現任管理者,他在慶功宴上的低調,是否暗示著新老管理層的微妙關系?
這種留白讓慶典多了層現實意味:奪冠只是起點,如何平衡功勛與當下,才是真正挑戰。
從商業角度看,樓家父子的布局更顯深遠。打造百年俱樂部,意味著要跨越職業體育的短視周期——這在CBA平均球隊存活周期不足15年的環境里,堪稱大膽構想。
他們的底氣,來自青訓體系的成熟:U18梯隊近三年兩奪全國冠軍,人才儲備厚度居聯盟前三。
我個人認為,這種對青訓的執著,才是中國籃球最需要的信號。當各隊忙著用高薪挖球星,廣廈證明了"扎根本土"的可能性——就像樓明說的,"枝繁葉茂的前提,是把根扎進土里"。但前路并非坦途:CBA商業化加速,青訓投入周期長、見效慢,能否抵御資本誘惑?
慶典最后,樓忠福舉著總冠軍獎杯說了句實在話:"第二個、第三個冠軍,得靠年輕人自己拼。"這話點出了職業體育的本質:榮耀屬于過去,真正的考驗,永遠在下一個賽季。關注網易號,看廣廈青訓如何續寫中國籃球新故事。
當掌聲漸歇,那些未說破的細節,恰是中國籃球邁向成熟的縮影——有傳承,有爭議,更有不甘于現狀的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