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印巴空戰,百余架戰機輪流“開片”,卻沒成想直接震驚了世界,讓一向心比天高的西方國家一致認為,自己在軍事上落后中國實在是太多了。
還沒等它們從“巴基斯坦用中國導彈擊落印度法制戰機”的震驚中緩過神來,中國緊接著又祭出了大招,甩出了一個叫做AI的王炸。
中國強大的AI
很多人看到這里,或許會納悶,AI在軍事領域,絕對算不上什么稀奇古怪的新玩意兒。畢竟,俄烏戰爭打到現在,利用AI配合無人機獵殺敵方目標,在戰場上都已經算是基操勿六的常規手段了,沒什么了不起的。
但正如那句俗話所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中國祭出的這個AI,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這是西安工業大學傅研芳教授團隊基于Deepseek研發的智能仿真系統,是軍事仿生領域的集大成者,能在48秒的時間內生成萬種作戰方案。
這意味著什么呢?請注意,制定作戰方案,屬于傳統的參謀工作。參謀人員需要根據地形、氣象、兵力部署等多重因素,手工編排作戰流程,不僅費力耗時,而且由于人的記憶難免會出現遺漏,或者專注度出現波動,往往難以全面、精準地考慮到每一個細節。
就比如,在制定山地作戰計劃時,因為參謀人員的疏忽大意,很可能會忽略了某些隱蔽的通道,導致部隊在實戰中被敵人迂回包抄。
又或者在激烈的海戰當中,因為參謀人員對具體海域的海事情況、天氣變化預估不足,結果原計劃應該出動的戰機無法起飛,從而導致失去戰場先機。
直到現在,伴隨著這款高性能AI的橫空出世,這一困擾了各國軍隊多年的痛點問題,才得到了完美解決。
它借助強大的數據分析和學習能力,能夠在瞬間整合海量的地理信息、氣象數據以及雙方兵力裝備等詳細參數,瞬間生成作戰方案,并對每個方案的優劣進行量化評估,順帶手就將傳統的作戰參謀效率直接提升了3600倍,給傳統的軍事參謀指揮來了一波“降維打擊”。
而且很多人還認為,在作戰執行階段,AI系統同樣有望給傳統的作戰指揮帶來改變。傳統指揮依賴于層層傳達命令,很容易出現信息延誤和誤解,甚至內容失真,從而影響戰局。
就比如在中原大戰期間,西北軍和晉綏軍曾商定雙方部隊在河南北部的沁陽會師,以形成軍事優勢圍殲南京方面在河南的部隊,但由于傳達命令時,參謀人員誤將沁陽抄成泌陽,結果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被南京集團逆風翻盤。
由此可見,信息失真對于戰場的危害。
(西北軍在中原大戰中被翻盤)
但軍事AI技術成熟以后,這些曾困擾軍事指揮官多年,被部隊上下詬病已久的頑疾,就徹底迎來了專治各種不服的“老軍醫”。
這位“老軍醫”可以直接構建了一個高度集成、實時交互的作戰指揮網絡,直接與各個作戰單元進行數據連接,實現信息的瞬間共享和命令的即時下達。
無論是前線的戰機、坦克,還是后方的導彈發射陣地,都能在第一時間接收到來自指揮中樞的精確指令,重新規劃作戰行動,確保我方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
超視距作戰和無人化作戰
而這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AI技術的出現還完美適應了目前軍事作戰的兩大潮流,也就是超視距作戰和無人化作戰。
無人化作戰的威力,從俄烏戰場就可以看到,當俄羅斯還想利用裝甲集群重現當年的鋼鐵洪流時,烏克蘭只用了一招民用無人機掛載炸彈,就一度殺得俄羅斯龐大地面部隊寸步難行,逼得俄羅斯也玩起了同樣的戰術。
(坦克裝頂棚就是為了對付無人機)
考慮到無人機這樣的無人化作戰平臺(也包括無人艇、機器狼、機器狗)對于信息化作戰的依賴,AI的出現,簡直就是給了這些武器直接開啟了外掛。
在俄烏戰場上,雖然民用無人機的簡單運用已經展現出了無人化作戰的巨大潛力,但這些無人機大多還只是執行單一、簡單的任務,缺乏自主性和協同性。
有少部分無人機,用到了民用AI的支持,作戰效能,便已經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而民用普通AI,對比軍用AI的效率差距,可遠遠不止百倍。如果是軍用AI加持,無人機到底會發揮出如何驚人的效果,估計無人可以想象。
(無人機的發展將更加可怕)
而超視距作戰,更是如此。在印巴空戰的過程中,雙方共動用了125架戰機,激烈交火,但包括失利的印度一方,幾乎沒有飛機越過了自己的國境線一側,甚至還出現了戰機相隔120公里交火的情況。
這說明,即使是因為戰果不佳,遭到了全世界群嘲的印度一方,也已然具備了一定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可能還是全球領先,畢竟全世界擁有這種能力的國家屈指可數),他們之所以落敗,全在于巴基斯坦方面更加技高一籌。
(陣風戰斗機在此次戰斗中遭遇重創)
當巴基斯坦方面通過運用中國武器上的數據鏈將各作戰單元實時互聯,形成“偵-控-打-評”的閉環體系時,印度卻因為數據鏈的相對孤立,失去了戰場先機,即使擁有先進的陣風戰機,以及一定的超視距作戰能力,也不得不吞下失利的苦果。
再聯系到數據鏈和AI的密切聯系時,不難從中得出結論,一旦將這樣的戰術運用于超視距作戰領域,戰場態勢必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放異彩的中國殲10戰機)
畢竟,當你作戰的飛機還在依賴機載航電系統和地面輔助探尋對方目標時,對方戰機卻已借助AI與數據鏈構建的“智慧天網”,提前精準定位你的位置、預判你的飛行軌跡,甚至能預判你下一步動作,就等著發射導彈給你致命一擊。
可以說,在這種信息和決策碾壓面前,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趕快跳傘逃命。
(游戲中模擬的超視距空戰)
開啟新時代的鑰匙
回想當年,很多人說,如果當年的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讓中國看到了立體化作戰的強大。
那么,現在的印巴空戰,就震驚了歐美,讓歐美看到了超視距作戰的可怕,看到了未來戰場的新方向。
而這個新方向,再配合上無人化作戰,必將重塑全球軍事力量的對比格局,開啟一個全新的軍事時代,而關于這個新時代的到來,中國先進的AI技術,可能就是打開它的第一把鑰匙。
(中國軍隊)
參考資料: 1、金融界《軍事仿真領域技術突破,重塑未來戰爭設計范式與路徑》 2、極目新聞《軍事仿真重大突破!西安工業大學發布智能仿真想定新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