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周朝時期,長江漢水以南有一片煙雨迷蒙的土地,那里盤踞著一個讓中原諸侯日夜不安的國家 —— 楚國。從立國之初,這個被中原諸侯視作 “蠻夷” 的邦國就帶著一股桀驁不馴的野性,對周王室的態度時冷時熱,時而派使者送上苞茅貢品,低頭稱臣,時而又在山野間厲兵秣馬,公然挑戰王室權威。
尤其到了楚武王熊通這一代,干脆撕破了最后一層窗戶紙,頂著 “王” 的頭銜自立門戶 。 要知道,當時天下只有周王室能稱 “王”,這一舉動簡直是在中原諸侯的眼皮子底下 “掀桌子”。
從楚武王開始,經過楚文王、楚成王好幾代君主的苦心經營,楚國就像吹氣球一樣越變越大,在南方的群山密林里東征西討,硬生生開拓出千里疆土,逐漸強大了起來??粗狈椒饰址比A的中原大地,楚國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可中原諸侯也不是吃素的,為了抱團對抗這個 “南方大塊頭”,他們喊出了 “尊王攘夷” 的口號。明眼人都知道,這口號背后瞄準的主要目標,正是日益強盛的楚國。齊桓公稱霸時,楚國被堵在昭陵動彈不得,后來晉文公更厲害,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軍,楚國向北擴張的腳步硬是被踩住了。
楚穆王的未竟之志與楚莊王的 “爛攤子”
公元前 628 年,一場宮廷驚變打破了楚國的平靜。太子商臣為了搶王位,狠心殺了父親楚成王,自己坐上了王座,史稱楚穆王。這位新楚王野心比天高,做夢都想稱霸中原,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北方的晉國就像一座難以撼動的大山。于是他選擇了隱忍,一邊下令開墾荒地、操練兵馬,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一邊睜大眼睛觀察晉國的動向。
可偏偏這時,晉國出了個厲害角色趙盾,這人把晉國的軍政大權牢牢攥在手里,對外態度強硬得像塊鐵板。楚穆王就算能在江淮、漢陽一帶橫著走,碰到趙盾這堵墻,還是只能望著中原嘆氣。
公元前 613 年,壯志未酬的楚穆王帶著滿心遺憾突然病死了,年紀輕輕的嫡長子熊旅接過了王位,他就是后來大名鼎鼎的楚莊王??蛇@王位接得一點都不舒坦,楚國國內,若敖氏家族手握兵權、勢力強盛、關系盤根錯節,族長令尹斗越椒更是野心勃勃,看新君年輕,暗地里早就琢磨著如何取而代之。國外的老對手晉國,正盯著楚國的內亂,趙盾甚至已經帶著軍隊南下,打算趁火打劫。內憂外患的局勢,使剛繼位的楚莊王坐在郢都的王宮里,感覺就像坐在一座隨時可能噴發的火山上。
果然,莊王即位第一年,晉國的趙盾帶著大軍南下,就把鄭國搶了過去,還拉著宋、魯、陳、衛、鄭、曹、許等一堆小國在新城結盟,本來跟著楚國混的陳、宋兩國,轉頭就成了晉國的小弟。
第二年,晉國又以蔡國沒參加會盟為由,出兵攻打這個楚國的鄰國。蔡國一邊拼死抵抗,一邊派人向楚國求救,可莊王卻遲遲沒有發兵。結果蔡國都城被晉軍攻破,國君為了免于亡國,被迫簽訂屈辱的盟約,悲憤之下,第二年就郁郁而終。
到了第三年,更大的災難降臨了:楚國鬧起了大饑荒。周邊的各族部落一看機會來了,趁機紛紛反叛,巴國東部的山戎族襲擊楚國西南邊境,東方的夷、越之族占領了陽丘,直逼訾枝,連一向臣服的庸國也煽動麇、百濮等蠻族部落,集結兵馬,揚言要攻打郢都。
這三年,郢都的王宮門口,各地送急報的信使像走馬燈似的來回跑,告急文書堆得像小山一樣高,國內形勢一步步惡化??稍倏纯赐鯇m里,年輕的莊王完全像個沒事人,不發政令,不理國事,天天在后宮摟著美人喝酒,看歌舞表演,還在宮門口掛了塊大牌子,上面寫著:“誰敢來勸諫,殺無赦!”
一鳴驚人:伍舉與蘇從的死諫
這邊晉國在趙盾的帶領下橫掃中原,威風得不得了。那邊楚國的莊王卻窩在宮里 “擺爛”,整天沉湎酒色,國事荒廢。眼看著國家就要分崩離析,那些忠于楚國的大臣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尤其是大夫伍舉,實在憋不住了,他冒著殺頭的風險走進了王宮。
只見莊王醉眼朦朧,懷里摟著美人,看到伍舉就醉醺醺地問:“大夫是來喝酒的,還是來看歌舞的?” 伍舉腦子一轉,說:“大王,我聽說了個謎語,怎么也猜不著,想請您猜猜?!鼻f王一聽猜謎,來了興致:“你說說看。” 伍舉便話里有話地說:“有一只五彩斑斕的大鳥,落在楚國的山上三年了,既不飛也不叫,這是個啥鳥?。俊?/p>
莊王一聽就明白伍舉在暗諷自己。他非但沒生氣,反而笑了起來:“老伍啊,你別小看這鳥,它三年不飛,飛起來就能沖上云霄;三年不鳴,一旦鳴叫必會一鳴驚人!”伍舉心里咯噔一下,聽莊王這話,顯然不是真的沉迷享樂,而是另有打算,他這才放下心,高興地退了出去。
可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還是老樣子,每日花天酒地。另一個大夫蘇從急眼了,他橫下心,決定冒死進諫。他一見到莊王就放聲大哭,莊王奇怪地問:“先生為何如此傷心?” 蘇從一邊抹眼淚一邊說:“我哭自己快要死了,更哭楚國要完了!我來勸大王,大王肯定殺我,大臣們一看進忠言的人都被殺,就沒人敢進言了,您再這么玩下去,楚國不就亡了嗎?” 莊王臉色一沉:“你明知道會死,還來送死?” 蘇從挺直腰桿說:“我要是被殺,能落個忠臣的名聲,可大王若繼續沉迷,楚國滅亡,您就會成為亡國之君啊!”
這話像重錘一樣砸在莊王心上,他當場下令遣散了歌舞班子,鄭重地對蘇從說:“先生的話,我記下了?!睆哪翘炱穑f王就像變了個人,他不再喝酒享樂,而是把自己關在書房里,翻閱奏折,召見大臣。 其實這三年,莊王表面上吃喝玩樂,暗地里早就把誰是忠臣、誰是奸臣看得清清楚楚。他一親政,就殺了幾百個壞官,提拔了幾百個好官,伍舉、蘇從都被委以重任,楚國上下無不拍手稱快。
北上圖霸:從 “問鼎中原” 到邲之戰的巔峰
楚莊王親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收拾叛亂的庸國。他親自帶兵,聯合秦國和巴國,三路大軍直撲庸國。那些原本跟著庸國作亂的蠻族部落,一看楚國軍隊兵強馬壯,嚇得紛紛倒戈,與莊王訂立盟約。莊王趁勢一舉滅掉庸國,打了親政后的第一場大勝仗,顯示了楚莊王的杰出才干。這場勝利不僅穩定了楚國后方,還拉近了與巴、秦的關系,莊王的王位從此穩固下來,他終于可以騰出手來,實現父親未竟的夢想 —— 北上圖霸中原。
楚國爭霸最大的對手還是晉國,當時晉國西邊壓著秦國,東邊制著齊國,牛氣得很??善@時,晉國內部自己出了問題:晉靈公漸漸長大,想從趙盾手里奪回權力,君臣之間矛盾越來越深,趙盾對外爭霸也因此束手束腳。莊王看準了這個機會,開始一步步向中原滲透。
隨著楚國的穩定與實力的增強,中原一些國家看風使舵,重新考慮自己與楚國的關系。公元前608年,本來跟著晉國的鄭國主動找楚國結盟,陳國因為莊王沒派人去吊唁他們去世的國君,剛即位的陳靈公一怒之下又投靠了晉國,莊王立刻派兵攻打陳、宋兩國,晉國則聯合多國攻鄭以救陳、宋,雙方你來我往,摩擦不斷。
公元前 607 年,楚國為了打擊晉國,讓鄭國攻打宋國,宋軍大敗;晉國派趙盾聯合衛、陳攻鄭,楚莊王派子越領兵救援,趙盾見楚軍勢大,悄悄退了兵。這一來一往間,誰都看得出:楚國的實力正在一天天超過晉國。
晉國在對外爭霸中處于不利地位,國內又爆發內亂,晉靈公被趙穿所殺,晉成公即位,率軍攻打鄭國,鄭被迫與晉和,訂立了盟約。就在晉國焦頭爛額之際,楚莊王干了一件更驚人的事:他帶兵北上,借著攻打陸渾之戎為由,一路打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邑附近,軍隊列陣在洛水之濱,明擺著向周王室示威。嚇得周天子趕緊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問楚軍。
楚莊王見到王孫滿,故意問:“聽說大禹鑄了九鼎,不知道九鼎的大小輕重如何?” 要知道,九鼎可是天子權力的象征,也代表著九州的傳國重器。莊王這么問,野心昭然若揭。
王孫滿知道楚國勢強,不敢硬頂,只好委婉地說:“統治天下靠的是德行,不是靠鼎的大小輕重。當初的夏禹有德,各地的諸侯都擁戴他,隨之進貢許多的銅材,夏朝才能鑄成九鼎,用九鼎來觀察萬物。后來夏桀昏庸,鼎也隨之傳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傳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然小但是不會被輕易移動,但是如果天子沒有德,鼎即使再大也會被移動。周朝的國運還沒有完結,鼎的大小輕重是不能詢問的?!鼻f王一聽,覺得取代周王室的時機還沒到,就撤兵回去了,但 “問鼎中原” 這事兒,讓所有人都知道楚國有多厲害了。
楚國大軍凱旋而歸,楚莊王就聽說國內的若敖氏家族造反了,令尹斗越椒占了郢都,正等著王師回來決戰。楚莊王率軍在皋滸與斗越椒對峙,關鍵時刻,他親自擂響戰鼓,鼓舞士氣,下令反攻。楚兵見莊王身先士卒,個個奮勇殺敵,一箭射死了斗越椒。叛軍沒了頭領,頓時作鳥獸散。莊王借此機會,徹底清除了若敖氏的勢力,把楚國的軍政大權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為了讓楚國更加強大,莊王聽說有個叫孫叔敖的隱士很有才能,就親自去請他做令尹。孫叔敖上任后,帶領楚人開墾荒地,在芍陂(今安徽壽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鼓勵百姓種田、養蠶、捕魚,楚國的國力就像吹氣球一樣越來越強,糧食堆成山,軍隊兵強馬壯,楚國的國力更加不可一世。
公元前 598 年,鄭國跟楚國結盟,但鄭國迫于壓力,轉頭又跟晉國好上了,莊王氣得不行,第二年就派大軍把鄭國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鄭襄公派人向晉國求救,可晉軍磨磨蹭蹭,遲遲不來。鄭國人死守了三個月,最終城破投降。鄭襄公光著膀子,牽著羊出來請罪,莊王見他誠懇,就和鄭國簽訂了盟約,收編了這個 “墻頭草”。
直到鄭國投降,晉國的援軍才慢悠悠地走到黃河邊。主將荀林父聽說鄭國已經投降楚國,就想撤軍??芍熊姼睂⑾瓤e等人仗著自己是老臣,不聽指揮,擅自率軍渡過黃河。荀林父沒辦法,只好帶著大軍跟進。當時莊王的軍隊駐扎在邲地(今河南鄭州東),聽說晉軍過河,還想先禮后兵,派人去講和??蓵x軍內部主戰主和吵成一團,派去和談的人居然違抗命令,主動向楚軍挑戰。
晉軍其實沒做好打仗的準備,楚軍一沖上來,主將荀林父就慌了神,趕緊下令撤退,還擂鼓喊著 “先過河的有賞”。晉軍頓時亂成一鍋粥,士兵們爭先恐后往船上擠,沒上船的拽著船舷不放,先上船的怕船沉,就用刀砍他們的手,河水里漂滿了斷手,很多人落入水中,慘叫聲響徹河面。只有士會率領的上軍較謹慎,設下埋伏,使上軍得以全軍而退,損失并不嚴重。到了黃昏,晉軍殘兵敗將潰不成軍,莊王見好就收,不想對晉軍趕盡殺絕,沒有追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 “邲之戰”,也是晉楚之間繼城濮之戰后的第二次大決戰。
邲之戰的勝利,讓楚國徹底揚眉吐氣:晉國從此不敢再輕易南下,中原各諸侯國紛紛派使者到楚國朝拜。楚莊王終于實現了祖輩的夢想,成為春秋時期又一位霸主。他稱霸中原,不僅讓楚國的威名傳遍天下,更讓南方的楚文化與中原文化深度融合,為后來華夏民族的統一埋下了重要的伏筆。直到今天,人們提起 “一鳴驚人” 的楚莊王,依然會想起那個從漢江之南走出的強國,如何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書寫了一段震撼歷史的崛起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