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02年,楊堅的第四個兒子蜀王楊秀被楊堅從四川召回長安。之后以楊秀不法和僭越為名,將楊秀廢為平民。歷史上記載楊秀被廢有楊廣的推波助瀾,但楊秀被廢冤不冤呢?我們今天讀一讀《資治通鑒》中記載的楊秀被廢的這段歷史。
《資治通鑒》原文
高祖文皇帝中仁壽二年(壬戌,公元六零二年)
春,三月,己亥,上幸仁壽宮。
兵部尚書柳述,慶之孫也,尚蘭陵公主,怙寵使氣,自楊素之屬皆下之。帝問符璽直長萬年韋云起:“外間有不便事,可言之。。”述時侍側,云起奏曰:“柳述驕豪,未嘗經事,兵機要重,非其所堪。徒以主婿,遂居要職。臣恐物議以陛下為‘官不擇賢,專私所愛’,斯亦不便之大者。”帝甚然其言,顧謂述曰:“云起之言,汝藥石也,可師友之。”秋,七月,丙戌,詔內外官各舉所知。柳述舉云起,除通事舍人。
益州總管蜀王秀,容貌瑰偉,有膽氣,好武藝。帝每謂獨孤后曰:“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必反矣。”大將軍劉噲之討西爨也,帝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將兵繼進。秀以嬖人萬智光為武通行軍司馬。帝以秀任非其人,譴責之,因謂群臣曰:“壞我法者,子孫也。譬如猛虎,物不能害,反為毛間蟲所損食耳。”遂分秀所統。
自長史元巖卒后,秀漸奢僭,造渾天儀,多捕山獠充宦者,車馬被服,擬于乘輿。
及太子勇以讒廢,晉王廣為太子,秀意甚不平。太子恐秀終為后患,陰令楊素求其罪而譖之。上遂征秀,秀猶豫,欲謝病不行。總管司馬源師諫,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預卿也!”師垂涕對曰:“師忝參府幕,敢不盡心!圣上有敕追王,以淹時月,今乃遷延未去。百姓不識王心,倘生異議,內外疑駭,發雷霆之詔,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愿王熟計之!”朝廷恐秀生變,戊子,以原州總管獨子瓜楷為益州總管,馳傳代之。楷至,秀猶未肯行;楷諷諭久之,乃就路。楷察秀有悔色,因勒兵為備;秀行四十馀里,將還襲楷,覘知有備,乃止。
八月,甲子,皇后獨孤氏崩。太子對上及宮人哀慟絕氣,若不勝喪者;其處私室,飲食言笑如平常。又,每朝令進二溢米,而私令外取肥肉脯鲊,置竹桶中,以蠟閉口,衣袱裹而納之。
著作郎王劭上言:“佛說:‘人應生天上及生無量壽國之時,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伏惟大行皇后福善禎符,備諸秘記,皆云是妙善菩薩。臣謹案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官內再雨金銀花;二十三日,大寶殿后夜有神光;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有自然種種音樂,震滿虛空;至夜五更,奄然如寐,遂即升遐,與經文所說,事皆符驗。”上覽之悲喜。
九月,丙戌,上至自仁壽宮。
冬,十月,癸丑,以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達,雄之弟也。
閏月,甲申,詔楊素、蘇威與吏部尚書牛弘等修定五禮。
上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皇后擇葬地,得吉處,云:“卜年二千,卜世二百。”上曰:“吉兇由人,不在于地。高緯葬父,豈不卜乎!俄而國亡。正如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朕不當為天子;若云不兇,我弟不當戰沒。”然竟從吉言。吉退,告族人蕭平仲曰:“皇太子遣宇文左率深謝余云:‘公前稱我當為太子,竟有其驗,終不忘也。今卜山陵,務令我早立。我立之后,當以富貴相報。’吾語之曰:‘后四載,太子御天下。’若太子得政,隋其亡乎!吾前紿云‘卜年二千’者,三十字也;‘卜世二百’者,取世二傳也。汝其識之!”
壬寅,葬文獻皇后于太陵。詔以“楊素經營葬事,勤求吉地,論素此心,事極誠孝,豈與夫平戎定寇比其功業!可別封一子義康公,邑萬戶。”并賜田三十頃,絹萬段,米萬石,金珠綾錦稱是。
蜀王秀至長安,上見之,不與語;明日,使使切讓之。秀謝罪,太子諸王流涕庭謝。上曰:“頃者秦王糜費財物,我以父道訓之。今秀蠹害生民,當以君道繩之。”于是付執法者。開府儀同三司慶整諫曰:“庶人勇既廢,秦王已薨,陛下見子無多,何至如是!蜀王性甚耿介,今被重責,恐不自全。”上大怒,欲斷其舌,因謂群臣曰:“當斬秀于市以謝百姓。”乃令楊素等推治之。
太子陰作偶人,縛手釘心,枷鎖杻械,書上及漢王姓名,仍云“請西岳慈父圣母神兵收楊堅、楊諒神魂,如此形狀,勿令散蕩。”密埋之華山下,楊素發之;又云秀妄述圖讖,稱京師妖異,造蜀地征祥;并作檄文,云“指期問罪”,置秀集中,俱以聞奏。上曰:“天下寧有是邪!”十二月,癸巳,廢秀為庶人,幽之內侍省,不聽與妻子相見,唯獠婢二人驅使,連坐者百馀人。秀上表摧謝曰:“伏愿慈恩,賜垂矜愍,殘息未盡之間,希與瓜子相見;請賜一穴,令骸骨有所。”瓜子,其愛子也。上因下詔數其十罪,且曰:“我今不知楊堅、楊諒是汝何親?”后乃聽與其子同處。
《資治通鑒》譯文
二年(壬戌,公元602年)
春季,三月,己亥(二十一日),文帝駕臨仁壽宮。
兵部尚書柳述是柳慶的孫子。他娶了蘭陵公主。柳述依仗著文帝的寵信,飛揚跋扈,連楊素之輩都趨附他。文帝對符璽直長萬年人韋云起說:“在外面有不便直說的事,在這里可以說。”柳述當時正侍立在文帝身旁。韋云起奏文帝:“柳述為人驕傲強橫,他沒有經過什么大事,兵權機要的重任不是他所能擔當得起來的。只是因為他是主上的女婿,才身居要職。我恐怕有人議論陛下‘官不選擇賢能之人,專選自己所寵信的人’,這也是不利朝政的事。”文帝認為韋云起的話很對,回頭對柳述說:“云起的話是你的治病良藥。你可以把他看作老師和朋友。”秋季,七月,丙戌(初十),文帝下詔讓朝廷內外的官員各自舉薦自己了解的人。柳述就舉薦韋云起,文帝任命他為通事舍人。
益州總管蜀王楊秀,容貌奇特雄偉,有膽量氣魄,喜好武藝。文帝常對獨孤皇后說:“楊秀肯定會不得好死,我活著他還不會出什么問題,要是他兄弟當政,他一定會造反。”大將軍劉噲去討伐西爨的時候,文帝命令上開府儀同三司楊武通率兵隨后出發。楊秀任命一個受他寵信的叫萬智光的人作楊武通的行軍司馬。文帝認為楊秀任命的人不稱職,就責備他,并對群臣說:“破壞我的法度的是我的子孫。就好比猛虎,別的動物不能傷害它,它反而被毛間蟲損害、蠶食一樣。”于是削減了楊秀統領的轄區。
自從長史元巖死后,楊秀漸漸變得奢侈僭越,他制做渾天儀,又多抓山中的獠人充作宦官,他的車馬被服都以皇帝的標準制做。
太子楊勇因讒言被廢黜后,晉王楊廣被立為太子,楊秀為此忿忿不平。太子楊廣怕楊秀終歸是個禍患,就暗地命令楊素搜羅楊秀的罪狀以誣陷詆毀他。于是文帝就征召楊秀進京,楊秀猶豫,想以病為由推辭不動身。總管司馬源師勸他,楊秀變了臉色說:“這是我家的事,跟你有什么相干!”源師流著淚說:“我被任命為大王府中的幕僚,怎敢不盡心竭力?皇上有敕命追究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如今您仍然拖延不去,庶民百姓不了解大王的心意,如果產生了非議,朝廷內外猜疑駭懼,圣上頒下震怒的詔書,派來一名使者,大王又怎么自我申辯呢?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朝廷怕楊秀生變,戊子(十二日),任命原州總管獨孤楷為益州總管,驛馬馳至益州來替代楊秀。獨孤楷到了益州,楊秀還是不肯動身。獨孤楷勸說開導他許久,楊秀才上路。獨孤楷覺察到楊秀有反悔之意,就率領軍隊作了準備。楊秀上路才四十余里,打算返回襲擊獨孤楷,他派人探知獨孤楷已有準備才作罷。
八月,甲子(十九日),皇后獨孤氏去世。太子楊廣當著文帝和宮人的面悲痛欲絕,好象是不勝哀痛,而在自己府內飲食談笑如同平常。另外,楊廣每天早上命令進米二溢,私下卻命令取來肥肉、干肉、釀魚肉,裝在竹筒里以蠟封口,用衣帕包起來偷偷運入府內。
著作郎王劭上書文帝說:“佛祖說:“‘人應運生在天上和生在無量壽國的時候,天佛會大放光明,以香花妓樂來迎接。’大行皇后的福善征兆,在諸秘記中都有記載,都說皇后是妙善菩薩。我考察到八月二十二日,仁壽宮內再降下金銀花;二十三日,大寶殿后夜里出現神光;二十四日卯時,永安宮北面出現自然種種音樂,聲振虛空,到夜里五更時,皇后沉寂得如睡著一樣,隨即死去,這些與經文上所講的,事事都應驗了。”文帝看后又悲又喜。
九月,丙戌(十一日),文帝從仁壽宮回來。
冬季,十月,癸丑(初九),任命工部尚書楊達為納言。楊達是楊雄的弟弟。
閏月,甲申(初十),文帝下詔命楊素、蘇威和吏部尚書牛弘等人修定五禮。
文帝命令上儀同三司蕭吉為獨孤皇后選擇葬地。蕭吉選到一塊吉地,說:“占卜年可以延續楊家基業二千年,占卜世可以延續皇統二百世。”文帝說:“吉兇之事在于人不在于地。北齊后主高緯埋葬他的父親難道就沒有占卜嗎?但是北齊很快就亡國了。正如我家的墓地,如果說不吉,我就不應作天子,如果說不兇,我弟弟就不應戰死。”但最后文帝還是聽從了蕭吉的建議。蕭吉退朝后告訴族人蕭平仲說:“皇太子楊廣派宇文左率向我深表謝意說:‘您從前說我會當太子,竟然得到了驗證。我終歸是不能忘記您的。現在您占卜陵地,務必讓我早些繼承皇位,我作了皇帝后,一定以富貴來報答你。’我對他說:‘四年之后,太子應會君臨天下。’其實要是太子得掌朝政,隋朝就要滅亡了!我先前哄騙人說:‘占卜可以延續二千年’,是三十年的意思;‘占卜可以延續二百世’是只傳二世的意思。你記住這事。”
壬寅(二十八日),將獨孤皇后埋葬在太陵。文帝下詔說:“楊素經手辦理葬事,不辭勞苦地尋找吉地,就楊素的心意而言,對君父之事極為虔誠至孝,怎么能與平滅夷狄寇賊相提并論呢?應該另封他的一個兒子為義康公,食邑一萬戶。”并賜給楊素田地三十頃,絹一萬段,米一萬石,相應的金珠綾綿等等。
蜀王楊秀到了長安,文帝見到他,不和他說話。第二天,派一個使者嚴厲責備他。楊秀謝罪,太子楊廣和其他的幾個王都流淚謝罪,文帝說:“原先秦王楊俊浪費財物,我曾用父道來訓斥他;現在楊秀殘害百姓,我應該用為君之道來制裁他。”于是就把楊秀交付執法官員。開府儀同三司慶整勸文帝說:“庶人楊勇已被廢黜,秦王已經死了,陛下的兒子現在不多了,何必這樣?蜀王楊秀性格耿直獨特,如今被重責,恐怕他難以保全。”文帝勃然大怒,要割掉慶整的舌頭。接著他對群臣說:“應該把楊秀在鬧市斬首向百姓謝罪。”于是就命令楊素等人對楊秀追究治罪。
太子楊廣暗中制做了偶人,捆住偶人的手腳,用針釘住偶人的心,將偶人上了枷鎖,并寫上文帝及漢王楊諒的姓名,還寫上“請西岳慈父圣母收去楊堅、楊諒的神魂,就保持這樣的形狀,不要使它散開流失。”秘密將偶人埋在華山下,楊素發掘出偶人,又控告楊秀說他膽大妄為記述圖讖,稱京師有妖異現象,制造蜀地的祥瑞現象;并做好了檄文,說“指日就可以問罪”。將這些材料都收到楊秀的文集里,這些情況都奏報了文帝。文帝說:“天下哪有這樣的人!”十二月,癸巳(二十日),將楊秀廢為庶人,幽禁在內侍省,不許他與妻子兒女見面,只派兩名獠人奴仆供他使用。牽連獲罪的人有百余名。楊秀上表文帝悲傷地謝罪:“希望圣上慈愛恩準,能夠對我同情憐憫,在我殘息未盡之時,希望能和我兒子楊瓜子相見。請賜給我一墓穴,讓我的骸骨有個歸所。”楊瓜子是楊秀的愛子。文帝就下詔列舉楊秀的十條罪狀,并說:“我不知道楊堅、楊諒是你的什么親人。”但后來仍允許楊秀和他兒子在一起。
關于這段的歷史解讀請參看本公號同期發布文章:
歡迎加入知識星球,一起探討感興趣的歷史教育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