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 (記者董兆瑞)5月24日,第五屆(2024-2025學年)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賽在北京市昌平區體育館拉開帷幕,來自全市16區及經開區的中小學生現場比拼,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臺。
據了解,本次大賽共設置14個線下賽事項目,共計2400余人參加,主要包括開源鴻蒙核電救援工程挑戰賽、SuperAI工程創新賽、IITC空天逐夢挑戰賽等賽事。此外,線上設置7個賽事項目,共計1.3萬余人參加,包括編程夢想家編程賽、ICode未來編程賽、源碼AI編程挑戰賽等項目。
在“無人機綜合應用接力賽”的比賽現場,六年級學生安信源與他的兩位隊友配合默契,順利完成比賽。記者看到,安信源通過操縱手中的遙控器,讓無人機擊落規定的黃色色板,三發三中。
“這次僅用了52秒,我對這個成績很滿意,很有信心能取得名次。”安信源向記者表示。據該項比賽的裁判員介紹,這項比賽以無人機編程、操控綜合應用為主題,將知識性、探究性、科技性融為一體,考察團隊設計與配合的綜合能力。
另一旁,“開源鴻蒙核電救援工程挑戰賽”也比得火熱,據裁判員介紹,該項目不僅考驗學生對智能控制、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掌握情況,更強調在極端環境下的協同創新。參賽選手的優勝方案將直接應用于中核集團應急演練體系,實現“學研用”閉環。
而“智慧中醫藥—賦能學生健康成長挑戰賽”讓同學們在項目中學習經典醫案,通過大數據分析探索個性化調理方案。據了解,該項目已覆蓋昌平區30所中小學,培養了一批“小小中醫傳承人”,實現了“賽場即課堂”。
昌平區教委副主任王麗梅介紹,昌平區作為北京國際科創中心的重要承載區,近年來,立足區域教育、科技、人才資源聚集優勢,依托41所在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中央企業等優質資源,加快構建統一聯動、校城融合、協同育人的科學教育新格局,全區學生獲得國家和市級科學類賽事獎項超1000個,在金鵬科技論壇競賽和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數量位居全市前列,擁有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5所,數量位居全市第一。
“接下來,昌平區將進一步深化打造大中小貫通培養,校內外銜接融合,與現代化高質量教育體系相匹配的科學教育支持體系,在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中打基礎、出亮點、創品牌,為譜寫教育強國的北京篇章做出昌平貢獻。”王麗梅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