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慶州衙的晨鐘暮鼓
早已消散在歲月長河里
獨留一座罨畫池
將陸放翁的八百載光陰
折疊成四時畫卷
走進罨畫池
這座千年川西名園
像一冊未裝訂的詩稿
任由海棠、銀杏、蠟梅等
在二十四番花信風里交替批注
春池:絳云深處的海棠箋
初春的罨畫池
梅花開得正艷
紅墻黛瓦與綻放的梅花相互映襯
交織出了罨畫池春日獨有的景色
而當第一枝垂絲海棠
搭上肩頭
飛檐墻角便掛滿了粉白信箋
那些落在青磚上的花瓣
原是放翁未寄出的詩行
古檐是框,海棠是畫
花影漫過青磚
定格一場古今對話
石階生出茸茸苔衣
仿佛要接住
從《劍南詩稿》里滴落的墨痕
夏影:柔風穿廊的清涼帖
盛夏的罨畫池
是綠意與清涼的代名詞
泛舟湖上,微風輕拂
看錦鯉悠然穿行
穿行回廊的穿堂風里
隱約傳來《太平時》的平仄
池畔老柳垂絳蘸水
正在續寫被蟬鳴打斷的殘句
沿著悠悠湖水漫步
北宋趙抃的《蜀倅楊瑜邀罨畫池》
“水光菱在鑒,岸色錦舒帷”
詩中情景躍然眼前
秋色:銀杏鎏金的歲寒圖
當文廟前的古銀杏
將鎏金潑向天際時
放翁亭的楹聯
便浸在琥珀色的時光里
池心罨畫亭倒影婆娑
夕陽把回廊染成秘色瓷
仿佛看見八百年前那個賞菊的身影
正把蜀州秋色封進詩囊
待到金桂飄香
罨畫池畔,暗香浮動
桂花與古建筑融為一體
盡顯古典韻味
冬韻:梅雪叩窗的無聲詩
蠟梅暗香浮動之夜
罨畫池化作一方澄泥硯
雪粒輕叩雕花木窗的聲響
恰似當年陸游在州衙
批閱文牘的沙沙聲
晨霧漫過琴鶴堂的瓦當
廊柱間游走的冷香
便成了最清冽的注腳
罨畫四季
每一處景致都似從古詩中走來
這座千年園林
始終保持著宋人的審美
屏風后永遠藏著半闕未完成的詞
當我們在四季輪回里
與陸游共享同一片花影
方知所謂園林
不過是把人間草木釀成了可居可游的月光
圖|媒資庫
編輯|王靜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