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不順擺它,不發財都難”“呼喚愛情”……當下,一些被稱為“能量塔”的物品被關聯“轉運”“改命”等玄學后在線上直播間、網購平臺甚為熱銷。有些商家宣稱,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塊石頭,就賣到幾千甚至上萬元。(5月22日 荊楚網)
近年來,所謂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歡迎,玄學日漸成為年輕人排解不如意的出口。南方都市報“青春腔調”民調發起的《這屆年輕人為什么擠爆寺廟》調研(下稱《調研》)顯示,82.22%的受訪青年表示有留意到近期年輕人熱衷“求大吉祈福”的現象。從錦鯉頭像、“電子木魚”再到雍和宮手串、AI算命,玄學內容更加多樣化、專業化,已經成為一種廣泛的文化現象。
誠然,玄學可以為年輕人帶來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對未來的“掌控感”。但玄學不是科學,解法也未必真實。
過度追求玄學,可能會使年輕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消費主義所影響,增大時間、金錢投入,產生內卷新焦慮。一方面,從好運圣杯套到買奶茶送木魚,資本正充分利用年輕人對玄學的傾向性進行捆綁銷售。另一方面,不少商家又將這類商品的價格差異等同于靈驗程度,暗示消費者“越貴運勢加持越好”。若過度依賴玄學,極有可能陷入消費主義陷阱。
此外,市場上的玄學“好物”質量參差不齊,盲目佩戴甚至可能帶來身體傷害。大連周水子機場海關截獲的所謂“保健石”,經檢測輻射量達105微西弗每小時,戴一天輻射劑量相當于拍117次胸片。除此之外,“相思豆手串”由劇毒植物雞母珠制成,“核桃手串”易發霉產生黃曲霉毒素,“染色瑪瑙手串”看似物美價廉,實際重金屬超標……這類物品長期佩戴,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破壞作用。
從長遠來看,短暫的解脫并非解脫之道。雖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但由于無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指導,難以真正幫助年輕人解決實際困境。對于那些正處于困境中的年輕人而言,當過高的心理預期與現實結果產生落差時,反而會讓他們陷入更深的迷茫。
因此,與其擁抱不確定的“玄學”,不如向內探尋、只問自己。社會現代化與激烈競爭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讓青年群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玄學回應了年輕人對個體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訴求,但其“偽科學性”不容忽視。一方面,年輕人要理性看待玄學,回歸現實,不要用世俗化、外化的東西去看待問題,而應該真正地去追尋自己的內心;另一方面,社會也應當理解他們的需求,鼓勵年輕人將玄學“儀式感”轉化為行動力,給予年輕人更多心靈慰藉,而非苛責與批判。
來源:紅網 袁棋棋/文(文章旨在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