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國文明網發布《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認定命名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決定》,繼去年獲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后,興化再獲國家級重磅榮譽,獲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近年來,興化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不移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統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以精神文明建設培根鑄魂強基固本,精心描繪新時代文明圖景,讓文明之光浸潤城市每個角落。
扛“信仰堅定”之旗。從“明理講堂”到“指尖講堂”,從農民畫“以畫說理”,到“百姓名嘴”省賽奪金,興化7.7萬黨員干部深學篤行,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理論之光閃耀城鄉。513個所站、39處紅色地標、1014個實踐點串珠成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依托興化學宮煥發新彩,“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水鄉故事浸潤人心。
蓄“崇德向善”之美。“小翁姐姐”以法護“苗”,七旬老人勇救落水青年,教師夫妻雙雙援藏援疆支教……19位“中國好人”、200多位各級道德典型點亮“興化星空”,楚水大地善行如潮。9.9公益日匯聚大愛,“情暖興化 千戶關愛”溫暖夕陽,“興善有我 圓夢明天”呵護成長,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的微笑里,鐫刻著“興善有愛 興好有你”的城市品格。
傳“文化厚重”之脈。七千年文明史在此沉淀,草堰港遺址實證江淮文明起源,興化垛田斬獲“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雙冠,2處歷史文化街區、1個歷史文化名鎮、23個傳統村落、110處文物保護單位、110處歷史建筑、12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盡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底蘊。262名舉人、105名進士,書寫“儒風之盛”;施耐庵的水滸、鄭板橋的竹韻、畢飛宇的筆鋒,交織成“中國文學之鄉”的底色;國象之鄉棋風熾熱,菜花節、龍舟賽、施耐庵文學獎,演繹雅俗共賞的當代華章。
展“和諧宜居”之樂。昭陽湖波光瀲滟,透水瀝青街巷生涼,防洪墻變身景觀廊道,橋下空間幻化“海底世界”,城市“五分鐘見綠”,鄉村“望得見鄉愁”。83個特色田園鄉村全省領先,和美鄉村國家級試點獨領風騷,“最美農路”“最具鄉愁的路”蜿蜒城鄉,千垛花海、水上森林,農文旅融合成效顯著,西北片區湖蕩濕地生態涵養區成為“兩山”理論實踐樣板。88個老舊小區煥新,4個農貿市場超市化改造升級,42家單位共享停車,4.2萬個公共充電插口“居民電價”,提升了群眾獲得感。“你難我解”大走訪、“敲門有禮”“亮燈行動”“你拍我辦”、12345熱線……架起了一座座民心橋,興化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發展成果化作群眾觸手可及的幸福。
文明興化,何以動人?是思想偉力的領航定向,是七千年文脈的沉淀滋潤,是凡人善舉的星光匯聚,是綠色發展的和美畫卷……千年文脈續新章,文明風帆正遠航,興化正以文明為底色,書寫屬于新時代的榮光!(新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