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幼稚的觀念:只要努力了,就能夠改變命運。
什么是“努力”?就是一個“奴”,出了兩份“力”。
說句不好聽的話,奴就是奴,出再多的力,也一樣是奴。
就跟當下所說的“社畜牛馬”一樣,牛馬就是牛馬,出再多的力,也還是牛馬。
滿大街都是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也沒見著有幾個人可以大富大貴的。
可見,努力什么的,只是膚淺的說辭。真正重要的,是其他的條件。
有這些特征的人,再怎么拼命努力,也還是無法改變命運。
一、逃不出內卷死循環的人。
一個殘酷的現實:高階層的人不用內卷,低階層的人內卷到死。
內卷的根源,就是“二八法則”。20%的精英擁有80%的資源,而80%的普通人,只能在20%的資源中苦苦競爭。
資源是稀少的,底層打工人是眾多的,資源根本不夠分。如此,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跨越階層呢?
終究是少之又少的。
內卷就是一個死循環,不會越卷越富有,只會越卷越貧窮。一句“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就能解釋上述所說的問題。
給你10塊一個小時,你不干,可總有人會干。所以,越是內卷,越是工資降低。
在內卷的死循環中,大家都工資降低,但物價提高。慢慢地,努力帶來的收益率,并不是正收益,而是負收益。
二、吃不到時代紅利的人。
吃到時代的紅利,跟沒有吃到時代的紅利,這是兩種不同的命運。
就拿“房產”紅利來說,你在2015年的時候買房,跟你在2025年的時候買房,這是兩種不同的選擇。
在2015年的時候買房,基本是躺著賺錢,也許過了兩三年,資產就翻倍了。
而在2025年的時候買房,基本只能負債累累,被債務壓死,過幾個月,房子的價值就腰斬了,賠上了一輩子。
都是買房,可就是因為購買的時機不同,最終的結果就不一樣。
在黃金期買房,就是吃了房產的紅利。在蕭條期買房,就是吃了房產的黑利。一個紅利,一個黑利,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紅利。能不能吃到,既要看一個人的能力,也要看一個人的眼光,更要看一個人的運氣。
三、被傳統一套綁死的人。
儒家有一個錯誤的觀點“法先王”。意思是,前人、傳統的一套永遠都是正確的。
這跟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背離的。馬克思認為,時代是發展的,生產力是發展的,人之主觀想法,也應該是發展的。
舉個例子就懂了。
傳統的老年人認為,要生六七八個孩子。難道說,你也要生六七八個孩子嗎?
肯定是不對的。這年頭,養一個孩子可不容易。養六七八個孩子,這不是妥妥的“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嗎?當然了,富人除外。
傳統的多子多福觀念,傳統的加杠桿觀念,傳統的負債累累觀念,傳統的做牛做馬觀念,就是對于人生的拖累。
前人苦了一輩子,我們就該思考,前人苦巴巴的活法,是不是錯誤的?如果是錯誤的,那就及時避開,而不要隨意模仿。
四、人云亦云,從眾心理嚴重的人。
什么樣的人,最容易一輩子成為韭菜?
毫無疑問,是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主見,從眾心理特別嚴重的人。
聽到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跟著說什么;看到別人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什么。一點也沒有自己的主見。
主見這種東西,是必須的。一個人,要是連自己的主見都沒有,永遠都道聽途說,被人牽著鼻子走,那他一輩子都是窮人。
我永遠都舉一個例子,別人越是高喊現在是上車的時候,越是不要相信。因為真正可以賺錢的機會,別人是不會說出來的。
別人說什么,那是別人的事兒。而我們,就該理性思考,自己究竟適合什么,究竟不適合什么,從而得出最為符合現實的答案。
這年頭的媒體信息太多了,學會辨別真假、是非,才是一個人最需要練就的本事。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