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蓋地虎,保底985;寶塔鎮河妖,至少211。到底還是雞娃十年,最終雞成了自己。
1年前,一眾家長雄心勃勃,仿佛站在人生巔峰的起跑線上,躊躇滿志地買了學區房,報了補習班,全套興趣班一個不漏,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響,只要把娃雞上去,將來985一出,人生開掛指日可待。
可如今孩子熬過補習地獄,卷完競賽地獄,好不容易上了名校,卻面臨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局面。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只能靈活就業。
某985高校本科就業率從以前穩穩90%+,滑落到了可憐兮兮的67%,博士生更慘,從100%直接掉到不到15%,碩士也好不到哪去,一些王牌專業的就業率直接腰斬,剩個40%。家長在群里當場破防:我們投進去的錢是扔水里聽響了嗎?
還有一波人走了國際路線,花大價錢送孩子出國,幻想上演一場他日衣錦還鄉,殺回國內收割尊重的勵志大片。結果呢,現實啪啪打臉,如今海外就業也不是天堂,八成留學生畢業后選擇回國。你以為人家拿著國外文憑回國就有高薪捧著?
錯了,統計數據顯示,海歸平均年薪18萬,聽起來還行,但對比一下國內畢業生的14萬,差不了太多吧。關鍵是這18萬是拿幾百萬留學投資換來的,回報比你買基金還慘。寄希望于出國的家長們,這一波投資純純血虧。
那條路不靈,有人又轉頭走藝考這條“文藝復興”的路。以前藝考被包裝得多高大上啊,什么考上就能當明星,什么百里挑一的光芒萬丈,結果現在大家終于醒了,原來是營銷噱頭。最新數據一擺出來,直接讓人涼到腳底,全國各地藝考人數暴跌,部分省份甚至直接腰斬40%,大家直接開溜。
一方面,大家終于意識到,明星夢早成了“明星病”。另一方面,藝考改革收緊,門檻越來越高,投入越來越大,回報卻越來越不確定。更有業內人士直言,中國99.5%的演員都很可憐,全年無休,一天拍18小時掙的還沒外賣員多。
順帶科普一個知識點,上世紀90年代,美國攝制組如果工作超14小時,那工資必須1.5倍,16小時以上則是雙倍工資。而現在美國演員工會干脆“貪得無厭”,把8小時以上工資都爭取成了1.5倍,超過12小時直接翻倍。再看看國內,不說了,懂的都懂。
這時候你可能會想,那不就是虧點錢嘛,忍了,但問題是,雞娃不光掏空了錢包,更可能擊碎了娃的心理。據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高中生抑郁檢出率高達40%,初中生30%,小學生也有10%。更可怕的是,15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不降反升,已經突破每10萬人3人。你沒看錯,娃都快雞沒了,家長一邊喊著為了孩子好,一邊掏空錢包,耗光感情,制造焦慮。結果到頭來,不但前程沒“雞”出來,孩子還情緒崩了,到底圖啥呢?
這時候我們不妨來點自我剖析,為啥家長們這么執著雞娃?答案可能藏在“時代紅利”四個字里,70后、80后,還有早期90后趕上了改革開放的風口。那時候GDP年年兩位數往上沖,遍地是機會。那個年代,只要你努力一點點,就能混出模樣,只要搏一搏,真有可能單車變摩托。
于是他們潛意識里覺得,只要我娃夠努力,一定能復制我當年的成功。但時代變了啊,如今GDP增長放緩,社會崗位趨緊,內卷之風盛行,摩托早就不是努力能換來的,而是拼命都換不來的。你還拿老一套思維雞娃,等于是讓田徑運動員去游泳池跑百米,還想著破世界紀錄,搞笑不搞笑?
現在是時候轉換思維了,別再盯著娃有沒有進前5,有沒有考清北,而是要學會接受普通。是的,普通。真正能讓孩子走得遠的是人格,是品性,是健康的身體,是有自信、有韌性、有判斷力、不被焦慮裹挾的人格底色。有句話說得好,雞娃不如雞自己,與其一門心思,想讓娃上清華,不如自己多讀點書,多攢點錢,多修煉自己。未來的某一天,孩子迷茫了,低谷了,需要依靠了,說不定你這個雞過自己的家長才是他最牢靠的靠山。最怕的不是孩子沒成龍成鳳,而是家長輸了金錢,又輸了孩子。
看透了這些,也許你就不會再問:我真的想不通這雞娃到底值不值得,因為你會明白,真正值得的,從來不是贏在起跑線,而是活成一顆健康完整發光的種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