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知道這個橙色圖標是什么意思嗎?”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前夕,來自新聞晨報學記團及五角場街道社區的120余名小記者,在楊浦區百聯又一城開展“國家安全無小事,鑄盾強防護萬家”人防科普街采活動。
小記者們手持調研問卷和“學校人民防空教育應知應會20題”宣傳冊,向路人進行采訪調研,同時開展知識科普。當市民張先生認出人防工程標識牌時,小記者表示贊許后還補充道:“如果您不知道您家附近的人防工程在哪里,可以打開隨申辦App搜索‘民防地圖’。”
上海市民防宣傳教育中心的老師作為“神秘嘉賓”來到活動現場助陣,他們也成為了小記者們的重點采訪對象。
“假如突然拉響防空警報,在校學生應該如何快速又安全地進行躲避?”
“如何有效利用人防工程?”
“中小學生要如何開展人防教育及其意義?”
小記者們從自身生活出發,提出了諸多問題,也獲得了令人滿意的解答。
在之后的街采中,小記者們把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向更多市民宣傳“平日不曾覺,臨危如山岳”的人防工作定位,向更多市民傳播了“人民防空人民建,人民防空為人民”的理念,還邀請市民在“人民防空教育宣傳冊”上簽名以表示對國家安全教育的支持。不少市民在宣傳冊簽名時感慨:“孩子們尚知居安思危,我們就更該強化國家安全意識。”
兩天的活動中,120余名小記者共采訪調研了近600位市民,將人防知識科普融入街頭對話。小記者們不僅分享了“鳴、走、藏、消”人民防空行動的基本手段,防空警報的三種類型和作用等相關知識,更通過“尋找身邊的人防工程”等互動任務,讓市民知曉人防防護體系融入城市安全的形式。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走上街頭采訪’的創新宣傳形式,以實踐活動為載體,讓青少年成為宣傳人防的主力軍,因為,他們既是需要被保護的人,也是最積極最善于學習者,更是家庭傳播人防知識的‘牽引者’。”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館的諸老師如是說。
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民防宣傳教育中心、五角場街道婦聯指導,《新聞晨報》主辦,上海楊浦區緣聚青年社工師事務所、上海楊浦區五角場街道世童社區青少年服務中心、五角場街道藍天社區睦鄰中心等單位聯合協辦。
我與國家安全的“零距離接觸”
晨報小記者 鄭鈺白(上海音樂學院實驗學校 三年級)
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作為新聞晨報學記團的“新兵”,我第一次穿上紅馬甲、帶上采訪本,參加“國家安全無小事,鑄盾強防護萬家”主題街采活動。這次經歷就像一場奇妙冒險,不僅讓我學到好多新知識,更讓我從一個害羞的小孩,變成了勇敢傳播安全知識的“小衛士”。
活動開始前,老師給我們科普了許多國防、人防知識,還有一些采訪的技巧。可真到了街頭,我的心就開始“砰砰”亂跳。看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我的腿像灌了鉛一樣邁不動,攥著采訪本的手也直冒汗。“要是被拒絕了怎么辦?”“我說錯話怎么辦?”各種擔心在腦子里打轉。
就在我猶豫的時候,小伙伴已經開始采訪了。看著他們認真的樣子,我在心里給自己打氣:“別人能做到,我也一定行!”終于,我鼓起勇氣走向一位正在喝咖啡的叔叔。“叔叔您好,我是新聞晨報學記團的小記者……”我緊張得聲音都在發抖,話還沒說完,叔叔就擺擺手走了。那一刻,委屈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這時,同組的“老記者”拍拍我肩膀:“被拒絕很正常,別灰心,再試試,我第一次采訪時也這樣!”我深呼吸幾次,重新尋找目標。這次,我走向一位帶著小朋友的阿姨,露出最燦爛的笑容:“阿姨,能耽誤您幾分鐘,聊一聊國家安全的話題嗎?”阿姨溫柔地笑著點頭,我的心一下子就不那么慌了。
隨著采訪的深入,我越來越得心應手。一位老爺爺告訴我,他年輕時當過兵,說起國防建設眼睛里閃著光;一位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興奮地分享他在學校學到的人防知識。我認真地記錄著,也慢慢忘記了緊張。
采訪前,我覺得國家安全是電視里、課本上的“大事情”,離我們小學生很遠。可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它就在我們身邊:保守秘密是守護安全,愛護國防設施是守護安全,發現可疑情況及時報告也是守護安全。國家安全就像一張大網,我們每個人都是織網的人。
這次街采活動不僅讓我克服了恐懼,更讓我懂得了責任。作為小記者,我要用自己的筆和聲音,把國家安全知識告訴更多人;作為小學生,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成為守護國家安全的小小力量。現在的我,已經開始期待下一次采訪了,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勇敢的嘗試,都是成長的勛章!
又一次戰勝自己
4月12日上午,我又一次參加了晨報小記者的街采活動。這可是我的第三次街采了,我提前熟悉了采訪內容,和小伙伴快速組隊,領取任務單,進行模擬采訪……準備工作一氣呵成,毫無阻力。
但當我走進商場的人流,熟悉的緊張感又找上門來。再看我的小隊友,他也完全沒了剛才的興奮勁。我們轉了一圈又一圈,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敢上前。
“這樣可不行,我們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采訪任務。”我對隊友說。“嗯,我們一起吧。”他好像也在暗下決心。這時候,我看到前面有一位坐著休息的大姐姐,于是眼神示意了下小伙伴,一起走上前去。我鼓足勇氣介紹了自己,并詢問可不可以接受我的采訪,大姐姐答應了。于是我按照題目一個個問起來。雖然還是有點緊張,但是姐姐非常有耐心地回答了我所有的問題。
完成了第一個采訪后,我的自信重新回來了,連忙和隊友去尋找下一個采訪對象。一位阿姨迎面走過來,隊友卻還是不敢上前,這時我牽起她的手,帶著她走上前去。“阿……姨,我是……是新聞晨……報的小記者……”隊友此時還是比較緊張,于是我拍拍她的肩膀說:“別緊張,我會幫助你一起完成的。”終于她也完成了第一個采訪。
接下來我們越采訪越帶勁,印象最深的是我們采訪的三口之家,家長小朋友和我們一起互動討論,這讓我體驗到采訪的快樂。我倆在順利完成了規定的采訪人數后還意猶未盡,每人又多采訪了一個對象才正式結束。
經過這次街采,我又一次戰勝了自己。
我的第一次街采
4月12日上午,我和伙伴們來到百聯又一城,進行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專題采訪。
我和小伙伴兩人一組,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好不容易找到第一位采訪對象。這是一位看起來和善的阿姨。“阿姨,您好!我們是晨報學記團的小記者……”“對不起,我沒空。”阿姨竟然一口拒絕,我的心跌到了谷底。“沒關系,再找一位。”伙伴的話語如陽光般溫暖。對呀,不氣餒,總能找到采訪目標。
我們又搜尋了一圈,目光落在一位帶著小朋友的阿姨身上。我的心就像揣著一只活蹦亂跳的兔子一樣怦怦直跳,害怕被再次拒絕。我們走上前邀請她接受采訪,沒想到阿姨欣然接受,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下來了!
經過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成功的次數越來越多,提前完成了目標。
回憶剛才的情景,我發現了些許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比如,當我們詢問“個人生活必需品有哪些?”的問題時,不止一個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手機。可見,手機對大家來說非常重要,其實干糧、藥品和水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因為只有這三樣東西才能幫助我們在危難之中生存下去。
做完今天的采訪,我們收獲了不少知識,也給我們的采訪對象普及了對不少知識。這是一次受益匪淺的活動。
一堂行走的民防宣傳課
4月13日,正值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前夕,晨報學記團在五角場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國家安全無小事,鑄盾強防護萬家”的街采活動。我們這群穿著紅馬甲的小記者,手持筆記本,調研市民,科普知識,成為商場里一道特別的風景。
我的采訪任務單上,重點標注著“人防”“防空警報”“民防工程”等關鍵詞。與兩名隊友組隊后,我們需要每人完成采訪3位路人的挑戰。過程中,最讓我意外的是,多數受訪者并不清楚如何快速查找附近的民防工程。“這可是關鍵時刻保命的信息!”每當這時,我都會告知他們:“打開隨申辦App,輸入‘民防地圖’就能搜索到!”
最令我觸動的是一位抱著小男孩的父親。他不僅耐心接受采訪,還輕聲將正確答案向孩子重復了一遍。看著他溫柔講解的模樣,我忽然想到:就像給孩子系安全帶一樣,這些安全知識或許永遠用不上,但必須時刻準備著。
今年恰逢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走實走深十周年。通過這次街采,我深切感受到普及民防知識的重要性。當每個人都成為安全網絡中的一環,我們的平安生活就有了更堅實的保障。
“姐妹三人組”勇筑安全盾
晨報小記者 施皓芮(上海市浦東新區康橋實驗小學三年級)
今天,是我參加晨報學記團以來的第一次街采活動。我和爸爸早早地來到活動現場,興奮又緊張。
活動開始前,褚老師詳細地向我們講解了國防安全的基本知識,并指導我們如何與路人互動。我和兩個女生組成了“姐妹三人組”,并互相進行了模擬采訪。感覺每個環節都準備妥當,我們出發了。
然而,面對陌生的路人和小姐妹還是很不一樣。有的人匆忙趕路,有的人表情冷漠,甚至有人誤以為我們是推銷的。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能感受到心頭的緊張。好在我們三個人互相鼓勵打氣,被拒絕的烏云很快就飄走了。
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我們抓住每一個機會向路人講解關于國防安全的知識,遇到那些愿意停下腳步的路人,我們就拿出采訪本,采訪他們關于國防安全方面的問題,并向他們宣傳國家安全的相關知識。
踏著最后的節點,我們“姐妹三人組”順利完成了今天的街采活動。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人防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自己在傳播中的價值和責任。
我和小伙伴剛開始采訪的時候,不敢找采訪對象,因為我害怕別人不答應我的采訪。過了一會兒,我終于開口了。我問了一個奶奶。沒想到,她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訪,我感到非常開心。這個奶奶很厲害,她居然都答對了。看來她平時對人民防空還是有所了解的。我還采訪了一位叔叔和一位哥哥,他們的答案有些不對,所以我糾正了他們,向他們普及了人防知識。在我采訪到第3位哥哥的時候,我的小伙伴也開始了采訪,他也成功了。最終我們都完成了這次的采訪任務,我為我們兩個人感到自豪。——晨報小記者 韓宇杰
4月12日上午,我和晨報學記團的其他小記者來到了上海百聯又一城,向路人進行國防知識科普采訪,我為此感到很興奮。但是,在采訪過程中,我遇到了困難。因為時間有點早,地下商場人不多,所以我們尋找合適的采訪對象不太順利。不過,在我們小組的共同努力下,我采訪到了一位廚師叔叔,問了他一些國防知識的問題。——晨報小記者 楊濟瑜
通過這次線下采訪活動,我了解了“人防”是人民防空,還知道了防空警報有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三種。我想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國防安全,向更多人宣傳國防知識。——晨報小記者 孫業承
雖然這次采訪不是第一次采訪,但是難免還是會有一些緊張。不過我覺得自己還是有些許進步。回想起去年第一次街采時,隊友都快采訪完三個人了,我才剛問完第一個采訪對象,可現在我變成了第一個提問、第一個完成采訪任務的人,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晨報小記者 尤中一
在4.15全民國家安全日來臨之際,我參加了本次街采活動,這讓我認識了平時那些不起眼的橙色標識——人防工程,原來它們都是祖國媽媽為我們撐起的“生命保護傘”。讓我們一起學習好人防知識,讓更多人了解人防知識,用小記者手中的筆織起堅韌的安全防護網!——晨報小記者 王雯萱
今天問卷調研采訪的過程還真是曲折,我和同伴小宗接連被拒絕了八九次,手心的汗把紙都攥濕了。但看到有爺爺奶奶認真說出“國家安全日是4月15日”時,又覺得特別激動。但是,我們發現,在接受我們采訪的6個人里,只有老年人能準確回答這些問題,很多年紀比較輕的叔叔阿姨都說“沒太關注過”。這讓我有點難過:國家安全明明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怎么能像忘記作業一樣被忽略呢?爺爺奶奶們的回答像小燈籠,照亮了我——原來關注國家安全不分年齡,哪怕是我們小學生,記住保密常識、向身邊人宣傳,也是在盡一份責任。被拒絕時的緊張和成功時的雀躍,都讓我真正懂得:守護國家,就從主動關注開始!——晨報小記者 曾奚楨
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覺得國防非常重要,我以后也要參與國防事業。所以,我要努力學習,未來去研究、發明更多國防武器,報效祖國。——晨報小記者 汪子芪
平時,我感覺國防離我們很遠,但通過采訪,我卻發現,原來還是有不少人關注國防知識的,只是有些遺憾,大家對一些細節知識不太了解。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國防安全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因為只有祖國更強大更安全,我們才會更幸福。我們也要多向周圍的人普及和宣傳國防知識。——晨報小記者 楊桓
通過這次采訪與實踐,我和伙伴們讓更多市民知道了防空警報信號的內容以及怎么查找就近的避難所。我真正了解了全民防空的重要性——在萬一發生突發事件時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未來,我會更積極地宣傳人民防空知識。——五角場社區小記者 尹云汐
通過之前的線上的學習和今天的線下實踐采訪,我更加了解人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平日不曾覺,臨危如山岳”的人防理念。來到活動現場的專家老師告訴我們,對于中小學生來說,人防工作最首要的是能夠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聽從指揮”有序撤離,以及平時的“持續學習”。而獲取人防工程位置的最佳方式,是“看標識”和“看地圖”。——晨報小記者 盛藝婷
今天很幸運采訪到國防人防方面的老師,她親切地囑咐我和小伙伴,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全市會進行防空警報試鳴,我們要積極配合社區街道進行人防疏散演練。平時,我們在校也要積極學習并提高防護知識,希望把這次活動中學習到的知識,宣傳給更多同學們知道。 ——晨報小記者 胡馨允
國家安全教育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讓我深知守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我愿共筑防線,守護美好家園! ——晨報小記者 朱裕薇
通過今天的街采活動,我發現大家對于人民防空的知識還是不足。人防是關系到每個人生命安全的重要知識,如果明天消防警報響起了,大家知不知道該往哪里逃?有多少人能正確應對?作為小記者,我覺得我應該從自身做起,先認真學習人防知識,再將知識傳播給身邊的人。——五角場社區小記者 奚東孺
曾經,人民防空于我而言,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概念,從未引起我的關注與思考。直到參與了這次人民防空宣傳活動,我才推開了這扇充滿未知的知識大門。原來,人民防空絕非一個空洞的術語,它承載著國家基于國防需求所做出的深遠戰略考量,捍衛著城市的安寧,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保護作用。現在,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學校,將這段寶貴的經歷和豐富的知識分享給同學們。 ——晨報小記者 毛安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