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科技風 健康潮”——2025年靜安區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周暨彭浦鎮科技節在靜安大融城正式啟幕。活動由彭浦鎮聯合區商務委、市北高新園區科協共同主辦,聚焦“科技+健康生活”主題,為居民打造“家門口的科技嘉年華”。區政協副主席、區科協主席聶丹,區商務委、彭浦鎮、市北高新園區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
多維融合
科技下沉網格社區,繪就健康新圖景
近年來,彭浦鎮堅持以提高民眾科學素養為導向,推進科普社區書院項目,成立彭浦鎮“彭普益+”科學健康聯盟,累計受益人次超10萬。
本屆科技節聚焦“科技+健康生活”主題,從“科技+為老服務”“科技+糧食安全”等維度出發,聯動30余家科技企業、協會及科普基地,將科學資源精準輸送至街區綜合網格與居民區。
啟動儀式現場,智能機器人“彭彭”作為科技互動使者,以趣味形式傳遞科普知識,展現彭浦鎮“潮文化”品牌的科技活力。
強基擴容
科普網絡升級,激發全域創新動能
為拓展科學普及覆蓋面,今年彭浦鎮“解鎖”上海地質陳列館、市北高新園區企業AI體驗館等7家“彭浦鎮科普合作單位”,涵蓋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領域。比如,市北高新AI體驗館集中展示園區企業的前沿科創成果,上海地質陳列館、老相機攝影博物館等場館則以沉浸式體驗激發公眾科學興趣。
彭浦鎮方面介紹,此舉將推動形成“全域科普”生態,助力居民“零距離”觸摸科技脈動,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科學興趣的培養,為小鎮科普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惠民實踐
多方聯動回應民生關切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康復器具在健康管理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活動現場,彭浦鎮與上海市康復器具協會簽署《“科普惠民 康復助行”戰略合作協議書》,未來將為社區困難家庭、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提供輔具租賃補貼及上門適配服務,還將在彭浦鎮36個居民區及4個街區開展康復輔具科普講座、健康篩查、輔具體驗等,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社區康復科普服務模式,讓科技惠民切實轉化為民生福祉。
圍繞糧食安全核心議題,區商務委、彭浦鎮聯合多方力量,共同發起“糧安鏈通萬家計劃”。活動現場,區商務委、彭浦鎮、糧農企業等方面相關代表協作完成拼圖,政企多方合力,為科技賦能糧食安全注入新動能。記者了解到,該計劃將依托街區工作站搭建科技賦能的糧食安全鏈,以數字化手段守護居民“米袋子”“菜籃子”。
現場,光明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食品營銷有限公司和上海頭道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業,路演展示其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創新應用,筑牢從田間到餐桌的民生防線。
體驗升級
市集引爆全民參與熱潮
活動現場的科普市集有近30家科技相關企業、協會設攤布展,通過沉浸式體驗與實用技術的展示,將科技成果轉化為可感可知的生活場景,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居民群眾前來體驗。
VR體驗區吸引眾多市民佩戴設備“穿行”虛擬空間;機器人編程區則可以親手操作機器人完成指令任務,成為青少年探索邏輯思維的實驗場;科技運動品牌展示區匯聚前沿產品,助力科學管理健康;適老特色展區人氣頗高,智能輪椅、防抖餐具等高科技輔具一應俱全,吸引大家紛紛前來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健康咨詢、愛心義診等攤位和“彭浦鎮文化直通車”備受歡迎,科技與健康、文化交融碰撞,詮釋“潮生活”多元內涵。
啟動儀式后至6月期間,彭浦鎮科技節陸續將在4個街區舉辦科普快閃展,體驗科技與健康交織的“未來生活圖景”。未來,彭浦鎮將持續深化科普品牌建設,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書寫“魅力小鎮”的惠民新篇章。
記者:蔣文婕
圖片:蔣文婕、彭浦鎮采編基地
視頻:樓英俊
編輯:陳攻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