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5日)下午,近300名來自奉賢區、閔行區五所小學的學生及家長齊聚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參加“上海市首屆作物科學校園移動展館科普講解員孵化營”首場培訓。
此次活動由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主辦,旨在通過專業化培訓培育“小小作物科學講解員”,構建校園科普傳播網絡,預計首批覆蓋奉賢區實驗小學、育賢小學及閔行區七寶外國語小學、航華小學、薔薇小學等五校近6800名學生。
首屆作物科學講解員孵化營開營
家校聯動構建科普新生態
本次參訓學員由五校選拔的150組親子家庭組成,既有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也有陪同參與的家長。陪孩子前來的王女士表示,這樣的培訓不僅讓孩子了解作物科學,更教會他們如何分享知識,家長也能從中學習科學傳播方法,實現“小手拉大手”的科普效果。
活動負責人介紹,孵化營采用“理論學習+實地實訓+考核認證”的三階培養模式。學員后續將在校園的作物科學移動科普展館展開實地講解演練,考核通過者將獲得“校園作物科學講解員”認證。首批認證的講解員將承擔校園開放日、科技節等活動的講解任務,通過 “學生講給學生聽”的朋輩傳播模式,讓作物科學知識在校園內自然流動。
從“五校試點”到“全域覆蓋”
作為申城首個聚焦作物科學的校園科普講解人才培育項目,本次孵化營以“精準播種、重點培育”為原則,首期選定基礎教育資源豐富的奉賢、閔行兩區作為試點。數據顯示,五所項目學校覆蓋學生總數達6800余人,通過“1名講解員帶動1個班級,1個班級影響1所學校”的輻射模式,預計年內可實現項目校科普活動全覆蓋。
“我們不僅要培養會講解的‘作物科學小達人’,更要搭建連接科研機構與基礎教育的橋梁。”作物所科普陣地負責人孫大鵬表示,未來計劃將移動展館開進更多校園,開發“作物科學微課”“田間實驗室”等特色課程,逐步形成“科研資源課程化、科普講解常態化、校園傳播品牌化”的區域科普新格局。
原標題:《“小小作物科學講解員”來啦,首批覆蓋奉賢、閔行五校6800名學生》
欄目編輯:馬亞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郜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