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10個西瓜,就有7個是中國產的!
炎炎夏日,用勺子挖著吃冰鎮西瓜,是最爽不過的事了。
在中國,西瓜最貴的時候不超過5塊一斤。
可是在日本、韓國,西瓜可是稀罕水果。
我們5塊錢買到的西瓜,日本要賣38元人民幣。
在韓國,我們喂豬的西瓜皮,都被他們當作寶貝。
這份甜蜜水果自由的背后,是一位倔強的老太太。
她曾是武漢的富家千金,卻在戈壁灘種了60年瓜。
87歲時,患阿爾茨海默癥忘記兒女,她卻仍嘟囔著,"瓜…該授粉了…"
她就是吳明珠,中國唯一的"西瓜院士"。
1930年,吳明珠在武漢出生。
她的父親是著名的教育學家,叔父曾經是重慶市長。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吳明珠,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祖國建設的一分子。
19歲那年,她考進西南農學院果蔬專業。
好巧不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她的同學。
然而,1953年的西南農學院,吳明珠做了件轟動全校的事,剪掉了及腰長發。
只因為她被人稱為校花。
這個武漢富家的獨女,覺得校花不是贊賞,而是虛名。
吳明珠從小熟讀蘇聯文學,心里裝著比兒女情長更熾熱的理想。
當同學們忙著談戀愛時,她蹲在試驗田里,糞堆旁做實驗。
畢業分配時,學校分配她去北京中央機關任職。
她卻寫了封血書般的申請,"我要去新疆,去最需要農業技術的地方!"
領導看著這個身高只有1米55,體重不到80斤的姑娘直搖頭。
"吐魯番夏天50度,蠟燭都能烤彎!"
她只答了三個字:"我不怕。"
但是,她的申請遭到父母親的堅決反對。
母親更過的心疼,于是留下一句話,“你要去了新疆,就別回這個家。”
1955年,新疆自治區成立,吳明珠請纓去了那里。
1958年的吐魯番,當地農民經常能看見一幅奇特的場景。
一個漢族姑娘騎著毛驢,在40℃的戈壁灘上找瓜。
沙地燙得驢都不肯走,她就自己走過去找,大熱的天,恨不得腳底燙出水泡。
這里白天溫度高,日照時間長,白晝溫差大,是甜瓜生長的天堂。
吳明珠帶著水和馕,頂著風沙和烈日,跑遍300多個生產隊。
她整理44個品種,給瓜建了檔案。
在這里,她吃馕、羊肉,還學會了維吾爾語。
學會了騎馬趕驢,甚至駕駛和修理各種農用機械。
維族老鄉給她取名"阿依木汗",意思是美麗的月亮姑娘。
這個稱呼背后,藏著無數讓人鼻酸的故事。
為收集一種野生甜瓜,她徒步三天穿越狼群出沒的戈壁。
懷孕6個月還在瓜田授粉,臨產前才被抬到醫院。
三個月后,就把兒子送回老家,奶奶撫養孫子長大。
在日記里她寫著,"孩子,媽媽對不起你…但這里的瓜等不了。"
最動人的故事,還是吳明珠和丈夫楊其祐的愛情。
這位袁隆平的室友,放棄北京農業大學教授職位。
楊其祐自愿跟隨到新疆,成了她的專屬翻譯官。
夜里她做實驗,他就守著煤油燈翻譯外文資料。
她下鄉蹲點,他提前搟好面條晾干,等她回來煮。
然而,多年的勞累,加上營養不良,楊其祐得了胃癌。
1986年,丈夫胃癌晚期彌留之際,突然伸出三根手指。
見她不解,丈夫虛弱地笑,"你的'皇后''郁金香''芙蓉'三個新品種…通過審定了…"
五天后,這個為她放棄事業的男人走了,留給她最后一句話,"去吧,瓜該授粉了。"
在新疆,吳明珠發現甜瓜的產量并不高,她又為此收集資料,研究環境,想方設法提高。
1960年,吳明珠意外得知百里外的底坎兒鄉,有一種瓜特別甜。
于是,她帶著同事,穿越火焰山,走過戈壁灘尋找。
這就是后來的紅心脆。
尼克松總統訪華時,就用這種西瓜做為招待水果。
1984年,吳明珠來到海南基地,在第24組試驗田里,發現了幾株特別的苗。
經過8年培育,"早佳8424"西瓜培育成功。
這就是如今占全國西瓜產量60%的"瓜王之王"。
"你吃的每口8424西瓜,都藏著一段密碼。"
她的實驗室像個魔法工廠。
哈密瓜從一年一熟變成三季豐收。
把新疆甜瓜空運到上海大棚,打破橘生淮南的定律。
甚至在美國加州,種出了中國風味的"酸甜黃皮瓜"。
1999年當選院士時,有商人出天價買她的育種技術。
吳老太太眼睛一瞪,"我育瓜是為讓老百姓吃得起,不是當富翁!"
后來,吳明珠把政府獎勵的50萬,全捐給了課題組。
2017年,87歲的吳明珠被查出阿爾茨海默癥。
兒子接她回重慶養老,她卻總想往外跑,"鄯善的瓜該收第二茬了…"
有次把兒子認成助手,著急地問:"小楊,海南基地的雜交記錄呢?"
兒子紅著眼配合演戲:"數據…都記好了。"她這才安心睡去。
如今超市里3元一斤的西瓜,菜場論個賣的哈密瓜,都是吳明珠院士創造的奇跡。
她把本應給兒女的溫柔,全都種進了瓜里。
就像她21歲在日記里寫的那句,"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你創造的一切都能為人民服務。"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