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日內瓦達成重要共識后,兩國貿易關稅爭端算是暫告一段落,但隨即中美在軍事上的正面交鋒則被擺在了臺面。
路透社援引美國空軍準將倒戈維克特的話稱,如果臺海局勢繼續緊張升級,美國專注于生產戰略轟炸機的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可能會成為中方的目標,并且將可能伴隨著大規模黑客攻擊,這會導致美國的電力供應中斷。他強調美國正在極其認真的為和中國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目前中美雙方的戰備已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維克特的這番表態,其實釋放了2個重要信息。一是臺灣問題依舊是美國用來遏制和打壓中國的核心手段;二是美國依舊沒有放棄通過武力手段來打壓中國。
從目前來看,美國的印太戰略已經實質性走向失敗。核心原因是美國已經無力在亞太地區和中國打一場全面沖突,因此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重心,已經逐漸向第二島鏈和第三島鏈轉移,具體體現就是將大量駐日美軍轉移到關島和夏威夷。作為前線兵力短缺的補充,美國在日本部署所謂的“濱海戰斗團”,以加強在前線的火力輸出能力。
這一動作已經反映出,美國的島鏈戰略也好,印太戰略也罷,已經無法起到有效鉗制中國的目的。如果美國想要繼續實施對華遏制戰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拿臺灣問題做文章,但這也會進一步惡化中美兩國關系。
二是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遏制中國的態度上,與之前的美國政府相比,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拜登在任時,美國政府和軍方官員在涉臺問題上的表態相當激進,特朗普在該話題上不愿過多涉及,以至于讓外界產生了一些誤判,認為特朗普并不希望在臺灣問題上與中國硬碰硬,或者說特朗普政府或許會減少打“臺灣牌”的力度,而是將重心放在貿易問題上,改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但根據美國媒體和軍方的一系列表態來看,特朗普減少提及臺灣問題的頻率,只是不想在關稅領域“開戰”同時,分散精力,而是打算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進行應對。至少在武力備戰方面,他要比拜登政府更加激進一些。比如特朗普提出了將美國國防經費開支提升到萬億美元,并大幅提升軍事直接開支在國防經費總開支中的比例。同時,還要擴充和升級美國核武庫,這些都證明美國正積極為“直接攤牌”做準備。
實際上,美國的備戰動作,遠不止增加軍事預算。還有諸如美國正在菲律賓啟用二戰時的飛機跑道,在天寧島恢復并翻新美國二戰時期最大的轟炸機機場。
美國還在建立新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以攔截常規導彈和洲際導彈對美國本土的攻擊。
除此之外,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印太司令部也正在想方設法在臺海獲取對中國的軍備優勢。例如大力發展無人機、無人潛艇,對臺灣海峽進行全面封鎖,限制解放軍對臺海的兵力投送能力等。
美國國內已有大量聲音認為,一旦中美爆發沖突,這將比2001年的恐怖襲擊要對美國本土更具有毀滅性。因此, 美國軍方正在考慮新的對付中國的方式,即在未來戰爭中局部使用核武器,以幫助美國迅速建立對華軍事優勢。
可以說,美國這幾年發起的對華貿易戰、科技戰均已宣告失敗,或者正走向失敗,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也已行將就木。軍事沖突已經成為美國繼續遏制中國發展的僅剩不多的手段,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這可能會成為美國的選項之一。但問題在于,這會是美國賭上國運的一場豪賭,贏了美國繼續當世界霸主,一旦輸了,那美國將加速走下霸主寶座,甚至不排除還會走向分崩離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