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3年,菲律賓紅薯高產,西班牙殖民者不準出口,偷運者會被處死。當時,福建發生大饑荒,在菲律賓經商的陳振龍聽聞十分焦急,花重金買了幾根紅薯藤,將其偷偷編進了回國貨船的纜繩里。
菲侓賓海關工作人員看著陳振龍,十分無奈,對他說:“我不搜你的身了,你主動點,把紅薯藤交出來。”
陳振龍笑瞇瞇的看著海關人員,說:“沒有,這次是真沒有,不信你搜。”
實際上,在此之前陳振龍已經帶著紅薯藤來了兩次海關了,結果都被海關查出偷運紅薯藤,因此還罰了陳振龍,所以陳振龍第三次來到海關,海關人員已經認識他了,干脆不查了,希望他自己交出來。
陳振龍裝迷糊說沒有,海關人員不信,于是就上手去查,可是把陳振龍的衣服都快脫光了,也沒看到陳振龍攜帶紅薯藤,這下海關只能放掉他。
實際上,陳振龍早就把紅薯藤提前編在了貨船的纜繩里。
他登上船后,望著家鄉的土地,心想家鄉遭受饑餓的同胞們,終于要有糧食吃了。
其實,1564年陳振龍從福建到菲侓賓經商的時候,朝廷還沒有開放“海禁”,那個時候陳振龍想著,只要能去到菲侓賓,只要能賺到錢,就算是一輩子不回福建都行。那個時候,他一心只有賺錢,根本不考慮家人或者國家會怎么樣。
而到1593年時,朝廷的海禁早已開放,陳振龍也經常能回到福建家鄉。正是這一年,他突然發現,家鄉遭遇災害,已經顆粒無收,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是要餓死人的。
回到菲侓賓后,在碼頭處陳振龍看到,不少商人拉著一車又一車的紅薯到海關買,打算出口去去。
陳振龍打聽后才知道,原來是紅薯產量翻倍,賣不完也吃不完,只能想著從海關出口到其他國家。
當時陳振龍就想,家鄉正在遭受饑荒,如果有了這些紅薯,豈不就可以幫助鄉親們度過困難?
可是在菲侓賓的西班牙政府卻禁止紅薯出口,就連紅薯種子和藤苗,都不許運出菲侓賓。
這讓陳振龍犯了難,但他還是想試一試把紅薯帶進國內。
據資料記載,陳振龍第一次是帶了兩個紅薯,結果剛到海關就被攔了下來,沒收了紅薯。第二次是帶了紅薯藤,編到了隨身攜帶的藤籃上,仍然被查到,最后一次他想了很多辦法,才決定編到船的繩子中,這才通過海關。
不久后,他隨船到了福建,馬上下船去取紅薯藤,好在紅薯藤沒有被繩子擠壞,于是陳振龍馬上拿著紅薯藤,在家的盆中栽種。
當時福建巡撫得知陳振龍帶回來了紅薯藤,非常高興,告訴陳振龍只要能把紅薯種出來,就能解決福建百姓饑餓之苦。
正是這一信念,激勵了陳振龍,他開始請教當地的種植專家,還不斷拿出書來看,學習怎么種植紅薯這種植物。
在陳家全家的齊心協力下,紅薯終于被種出來了,很快,福建巡撫開始親自推廣大家種紅薯。
這種紅薯產量大,生著吃熟著吃都可以,而且比糧食還管飽,這種食物在災荒時救了很多百姓的命。
慢慢的,紅薯在福建種出來后,便開始推向全國。據說乾隆在晚年時,非常愛吃紅薯,因為這些紅薯能讓乾隆排便暢快。
而將紅薯帶到中國的陳振龍,也因此成為“紅薯之父”。
信息來源:八閩文脈·人物|“中國甘薯之父”陳振龍一家七代引種推廣甘薯的故事——東南網2022-09-27 16: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