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成立那會,朱德都 63 歲了。放現(xiàn)在,都快到退休享清福的年紀了,可朱老總沒這么想,他心里裝著黨和國家,裝著咱老百姓,依舊挑起了黨政軍的重擔子,渾身是勁地撲在工作里,一刻都沒歇著。
從 1949 年到 1966 年,朱老總就像不知疲倦的行者,跑遍了祖國的東南西北。哪個省都留下過他的腳印,為啥呢?他就是想把各地的發(fā)展情況摸得透透的,給新中國建設(shè)出謀劃策,讓國家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叵蚯白摺?/p>
朱老總打小家里窮,又趕上社會亂糟糟的,吃了不少苦。他太清楚老百姓的日子有多難了,好些家庭連頓飽飯、一件暖衣都沒有。尤其是三年困難時期,好多地方鬧饑荒,老百姓餓肚子,朱老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馬上變出糧食,讓大伙吃飽。
那三年,朱老總跑得更勤了,東北、華北、華南、華中,到處都有他的身影。每到一處,他都仔細瞧、認真聽,把實際情況摸得門兒清。回來后,就琢磨出一堆實用的主意:種地得看土地咋樣,適合種啥就種啥;公共食堂該停就得停;集市貿(mào)易得恢復(fù)起來;對農(nóng)民的限制得減少,讓大伙能放開手腳干活。
這么多年工作、視察下來,朱老總心里有個底:生產(chǎn)可是咱活下去、過好日子的根本。要是不重視生產(chǎn),那后果簡直不敢想。這個想法,就像一條線,從始至終串著他的一輩子,到生命盡頭都沒變過。
1976 年 7 月,朱老總的身體不行了,心臟還有其他器官都出了毛病??赡呐律M入倒計時,他心里還裝著黨和國家的大事,惦記著咱老百姓。他知道,那幾年社會動蕩,全國生產(chǎn)都停滯了,糧食產(chǎn)量上不去,農(nóng)業(yè)、工業(yè)都沒了活力。
只要腦子還清醒,朱老總就想著把 “抓生產(chǎn)” 這件大事交代下去。有一天,國務(wù)院副總理李先念來看他。朱老總剛睡著,一感覺到李先念來了,立馬睜開眼,強打起精神,拉住李先念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一定要抓緊生產(chǎn),不這么做,后果不堪設(shè)想?。 ?聽到李先念堅定地回應(yīng),朱老總還想再多說幾句,可身體太虛弱,話到嘴邊,只能微微顫抖著嘴唇,深吸一口氣,又強調(diào)了一遍:“一定要抓好!”
李先念看著病床上備受折磨,還一心想著國家生產(chǎn)的朱老總,眼眶一熱,淚水止不住地流。和李先念聊完后,朱老總再沒力氣說話了。7 月 5 日,病情突然惡化,他很快陷入昏迷。到了 1976 年 7 月 6 日,朱老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就在去世前一年,朱老總親手寫下 “革命到底” 四個字,這是他的誓言,更是他一生的寫照。他用行動證明了對革命的堅守,對黨、國家和人民無私奉獻,這樣的精神,誰聽了不感動?
朱老總走后,鄧小平、李先念等領(lǐng)導人接過他的接力棒,落實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農(nóng)民的干勁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又搞改革開放,把經(jīng)濟建設(shè)當作重點,國家經(jīng)濟像上了發(fā)條,蹭蹭地往前沖。沒幾年,效果就出來了,農(nóng)民年年豐收,經(jīng)濟形勢越來越好,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
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朱老總 “抓好生產(chǎn)” 的話,還記在大家心里,一直指引著我們。咱懷念先烈,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遺愿變成現(xiàn)實,接著為社會發(fā)展出份力,把國家建設(shè)得越來越好,這才不辜負朱老總他們那一代人的付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