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愛膚日“,由上海市奉賢區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上海市奉賢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工業綜合開發區協辦的第三期“上海健康播報”上,專家講解: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隨著環境污染、生活壓力等的增加,以及飲食結構的變化,皮膚病發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超60%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膚屏障受損,且覆蓋全年齡段:兒童易發濕疹,中老年因乏脂出現瘙癢,中青年因環境、壓力等出現“敏感肌”問題。如何呵護皮膚?專家有的放矢支招。
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上海醫藥行業協會化妝品專委會主任委員談益妹介紹:如果發現自己的皮膚動不動就泛紅、發熱、起皮,特別是使用化妝品時經常有刺痛、瘙癢或者灼痛的感覺,那就是敏感性皮膚。
“敏感肌的皮膚屏障就像被破壞的城墻,急需修補。日常可以選擇含有生理性脂質成分如神經酰胺等成分的護膚品,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它們就像‘城墻修補匠’,把皮膚的裂縫補好,重新鎖住水分,抵御外界刺激。”專家說。
“敏感肌”需要護膚“斷舍離”,日常基礎的清潔、保濕、防曬做到位就夠了。洗臉選溫和的氨基酸潔面產品,別用清潔力過猛的皂基產品;保濕用滋潤不油膩的舒緩型面霜;防曬優先選物理防曬,打傘、戴帽子、穿防曬衣,使用防曬霜盡可能以物理防曬劑為主,減少防曬霜對皮膚的刺激。
此外,購買護膚品前一定要查看成分表。含有酒精、香精、防腐劑(特別醇類)這些成分,敏感肌應該“繞道而行”。還有一些刺激性強的功效成分,比如高濃度果酸、水楊酸,也先別碰,等皮膚狀態穩定了再說。
生活飲食習慣方面,“敏感肌”洗臉別用太熱的水,溫水就夠,搓臉別太用力;少吃高油高糖食物,多吃“抗氧化戰士”——蔬菜水果,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水分,皮膚才能“滿血復活”。
不少市民覺得,用了護膚品導致皮膚敏感,就是產品不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國際化妝品學院、東方美谷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婉萍澄清這一觀點,化妝產品引起過敏可能是皮膚對于某種原料產生過敏,就像是皮膚在“挑食”。只要找到過敏原,避免含有這種類型的化妝品即可。
專家強調,“護膚是科學不是玄學”,不要強求“猛藥型”化妝品零刺激。不同功效的化妝品,所帶來的體驗感是完全不同的。常用來美膚、抗衰的視黃醇、酸類,對于消費者來說本來就是“高風險、高回報”,它們無法做到像寶寶霜一樣膚感柔和。與此同時,同一種化妝品,在不同人皮膚上的表現和感受也不盡相同。化妝品是長期輔助,需要細水長流,堅持皮膚管理,保持對產品功效合理的期待,才能呵護皮膚健康
據悉,東方美谷作為健康產業集聚地-,匯聚自然堂、百雀羚、上美、創元、科絲美詩、瑩特菲勒等國內外知名化妝品企業。目前,東方美谷化妝品產業產學研醫配套功能集聚,奉賢區中心醫院擁有國家化妝品臨床評價中心,國家保潔產品質檢中心也落地奉賢。連續七屆主辦的“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已經成為全球化妝品領域頂級峰會之一。
原標題:《國際愛膚日|我國超六成人群存在皮膚屏障受損,專家:“護膚是科學不是玄學”》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顧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