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8日深夜,俾路支省市場再次傳來爆炸聲,一輛載滿炸藥的汽車沖進人群,4死20傷。
這已是該省今年第3起重大恐襲,殲10C戰機能輕松擊落印度陣風,卻拿地面的"移動炸彈"沒轍。
擁有頂尖戰機的巴鐵,為何仍頻遭恐怖襲擊?這些炸彈車怎么總是防不?。?/p>
作者 輝
當殲10C遇上"鐵皮炸彈"
基拉阿布杜拉的集市向來熱鬧非凡。小販們吆喝著賣菜,孩子們在攤位間穿梭嬉戲。誰也沒想到,死神會開著一輛破車突然造訪。晚上10點30分,正是人流最密集的時候。一名自殺式襲擊者駕駛著塞滿炸藥的汽車,像瘋了似的沖向準軍事部隊堡壘附近的市場。
"轟!"一聲巨響,火光沖天而起。爆炸的沖擊波瞬間將周圍的商鋪撕成碎片,停放的車輛被掀翻在地。血肉模糊的傷者躺在廢墟中呻吟,救護車的鳴笛聲刺破夜空。
這一幕讓人不禁感嘆:巴基斯坦的空軍裝備已經牛到讓印度陣風戰機都得繞著飛。殲10C戰機配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在400公里外就鎖定敵機。霹靂15導彈的射程更是甩印度現役導彈好幾條街。
可這些"天空利劍"面對地面上的"鐵皮炸彈",卻顯得那么無力。襲擊者專挑政府軍眼皮底下下手,時間卡得精準得像瑞士鐘表。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今年以來,俾路支省平均每個月都要來一發。
軍警們頭疼得很:加強戒備吧,總不能把整個集市用鐵絲網圍起來;不加強吧,保不齊哪天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更讓人奇怪的是,這次爆炸竟然沒有任何組織跳出來認領。以往但凡有點動靜,各路武裝勢力都恨不得搶著往自己臉上貼金。這回卻安靜得詭異,仿佛有什么更大的圖謀在暗中醞釀。
印度的"雙面游戲"
表面上簽?;饏f議,背地里卻在給恐怖分子遞刀子——這就是印度的拿手好戲。莫迪政府一邊在國際場合高喊"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一邊卻通過情報部門源源不斷地給"俾路支解放軍"輸血。
資金、武器、甚至偽造的身份證件,印度人玩得那叫一個熟練。就在5月初,一支裝備精良的武裝小隊突襲了巴軍邊防哨所。這幫人不僅使用美制M4卡賓槍和夜視儀,撤退時還用無人機投擲手雷。
這裝備水平,比很多國家的正規軍都強。更諷刺的是,襲擊剛結束,印度媒體就迅速發布了衛星照片,聲稱"巴軍防線存在漏洞"。這速度快得就像早就準備好了似的。
記者追問印度外交部是否與襲擊有關時,發言人只是淡淡地說:"我們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話說得漂亮,手腳卻一刻沒停。5月21日,印度政府公然驅逐巴基斯坦駐印官員,理由是"不受歡迎"。同一天,印度還在本土大規模抓捕所謂的巴基斯坦"間諜"。
這波操作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停戰三小時,偷襲一整夜"。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印度一邊說要延長停火協議,一邊卻往克什米爾地區增兵50萬。這是要演哪出?和平使者還是戰爭販子?
巴基斯坦方面對印度的肆意抹黑也不示弱,直接懟回去:印度這是在挑起輿論風波,讓世界各國看清了莫迪的真實面目。不過話說回來,印度這種雙面手法雖然惡心,但巴鐵自己內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地下的"老鼠"比天上的"老鷹"更難防
俾路支省這地方,簡直就是個天然的游擊戰訓練場。到處都是山疙瘩摞著山疙瘩,沒有幾塊像樣的平地。政府軍想進山清剿,就像用大炮打蚊子——費力不討好。
那些地方武裝勢力對地形熟得跟自家后院似的。政府軍前腳剛到,他們后腳就化整為零,鉆進山洞里不見了蹤影。等政府軍撤走,這幫人又像野草一樣冒出來,割掉一茬又長一茬。
更要命的是,部落長老在這里說話比政府官員都好使。一些地區幾乎處于"無政府狀態",當地人對中央政府的認同感薄弱得可憐。這就給了極端勢力可乘之機。
俾路支省雖然資源豐富,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并不好。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上不起學,自然容易被極端思想洗腦??植澜M織就像開店做生意一樣,專門挑這種"營養不良"的地方下手。
政府軍隔三差五就得進山"掃蕩",確實也端掉過一些老窩。但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剛消停,那邊又鬧起來。最讓人頭疼的是,這些恐怖分子現在越來越囂張,專門挑政府軍的硬骨頭啃。
這次爆炸的地點就緊挨著邊防堡壘,擺明了是要打臉巴鐵軍方,同時嚇唬當地百姓:連當兵的都護不住自己,你們還指望誰?反恐這攤子事兒,光靠槍桿子硬頂是治標不治本的。就像醫生治病,不能光盯著癥狀,得找出病根才行。
現在巴鐵情報部門正在加班加點分析從爆炸現場找到的手機殘骸,希望能從這些碎片里摳出點有用線索。但即便抓到幾個替死鬼,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又會從哪里冒出來呢?
光有利劍還需要"軟功夫"
殲10C守護的是巴基斯坦的藍天,而俾路支大地上的寧靜,則需要更多看不見的努力。說白了,想要徹底解決恐怖主義問題,得用"兩條腿走路"。
一條腿是硬實力——繼續加強反恐裝備和技術水平?,F在市面上那些能嗅出炸藥成分的探測設備、帶人臉識別的高清監控系統,都挺有用的。中國的安防企業在這方面技術過硬,產品性價比也高。巴鐵要是真有需要,中國肯定樂意伸把手。
另一條腿是軟實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中巴經濟走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路修通了,貨就能運出去,錢就能流進來。當地老百姓有了正經營生,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誰還愿意去干那種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畢竟,人都是要吃飯的。年輕人有了工作,孩子有了學校,老人有了醫院,極端思想自然就沒有了市場。這比什么洗腦宣傳都管用。當然,發展經濟是個慢工出細活的事兒,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巴鐵還是得在技術層面下功夫。比如加強情報搜集能力,提升快速反應水平,完善邊境管控體系。
俾路支省的地理位置實在太敏感了——西邊挨著伊朗,南邊就是阿拉伯海,還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關鍵節點。這地方要是徹底亂成一鍋粥,對整個南亞乃至中東地區的穩定都是災難性打擊。
國際社會也應該給予巴基斯坦更多實質性幫助,而不是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畫腳。恐怖主義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像巴基斯坦這樣常年頂在反恐第一線的國家,承受了巨大壓力,付出了沉重犧牲。大家應該攜手共渡難關,而不是暗地里使絆子。
反恐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需要的不僅僅是呼嘯長空的先進戰斗機,更需要用經濟的犁鏵去耕耘希望,用教育的甘泉去滋潤心靈。這很難,但不得不做。因為每一次爆炸,都是對人類良知和文明底線的踐踏。
結語
反恐這場硬仗,光有空中利劍還不夠。經濟發展才是切斷恐怖主義根源的"軟刀子"。
中巴經濟走廊讓當地人有了正經營生,誰還愿意干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
在反恐路上,是先治標還是先治本?大家覺得哪個更重要?
消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