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的重裝備和彈藥已經不像戰爭前兩年那樣充足,但戰斗力卻在不斷上升,必須要承認,在不在乎人員的情況下,俄軍正變得越來越適應這場戰爭,在技術和戰術上都在取得進步,既包括學習對手的先進經驗,也包括一些開創性做法。
《圖片報》認為俄軍將在6月開始新一輪大規模進攻,并認為俄軍已經學會了現代化無人機戰場,而大規模生產各類無人機則為俄軍提供了條件,“俄羅斯人正在模仿對方的戰術并取得了成功”,俄軍每天使用數千架FPV無人機,尤其是幾乎無法被干擾的光纖控制FPV無人機,獵殺烏軍后勤部隊,并能夠每天摧毀幾十輛烏軍運輸車。
《泰晤士報》則直接稱“俄羅斯在無人機競賽中遙遙領先”,俄軍成功使用無人機改變了前線的物理環境、作戰策略和烏克蘭軍隊的心理,烏軍后勤部隊和前沿陣地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僅上周,俄軍FPV無人機的活動范圍就增加了4公里,灰色地帶擴大到了5至7公里,烏軍步兵只能在距離前線幾公里的地方下車徒步行進,而且只能在夜間,撤離傷員則“幾乎變得不可能”。
而在戰術上,俄軍則使用了新型的“三重絞殺”策略,《每日電訊報》指出,這種戰術分三個階段,首先,發動不惜代價的攻擊,迫使烏軍放棄機動,進入陣地防御;其后,集中使用FPV無人機,進一步壓縮烏軍運動空間并切斷其后勤和后撤路線;最后,則出動空中力量向被壓縮的烏軍陣地投擲滑翔制導炸彈,甚至摧毀縱深后方的陣地。
盡管俄軍這種戰術存在一些問題,包括缺乏訓練和裝備的士兵會大量損失,遭到電子干擾的滑翔制導炸彈命中率偏低,但“取得了緩慢而穩定的進展”,烏軍要么被迫在滑翔制導炸彈的轟炸下堅守陣地,要么冒著俄軍FPV無人機的攻擊在雷區中進行機動,導致人員損失和裝備枯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