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物名字能蘊藏如此多的含義,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會在一個人物名字中注入如此多的寓意。
我知道香暗荼曾經是冬夏國的郡主,我知道香暗荼如今是大雍朝的公主,我知道香暗荼這個名字可能源自冬夏,可我卻不知道暗字之后的荼字,能包含如此之多的深意。
直到藏海親手為枕樓樓主香暗荼打造了一枚銀簪子,直到香暗荼在接過簪子后說出簪花所雕刻的是一朵荼花。
也許很多與我一樣,曾經一度錯將香暗荼名字中的“荼”字認作了“茶”字,曾經一度只是覺得香暗荼這個名字多少有些拗口與怪異。
可如今的我,卻從荼花察覺到了些許東西,從這樣一種并不常見的荼花身上,看到了許多藏在香暗荼背后的可能劇情。
所謂荼花,又被稱作荼蘼或荼?、荼、荼薇、酴釄、酴醾、酴醿,在《藏海傳》所傳遞出來的真實朝代時期,荼花又被稱作香水月季。
也就是如果從真實朝代的角度來說,荼花這個名字在大雍朝并不被普通人所熟知,甚至有可能僅在冬夏國才會被人如此稱呼。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香暗荼這個名字才會包含了許多只能被她深藏心底的故事。
在更早以前的朝代,曾經有詩人蘇軾作詩《酴醾花菩薩泉》曰“酴醾不爭春,寂寞開最晚”。
也有詩人王淇在《春暮游小園》中寫過“一從梅粉褪殘妝,涂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其中“開到荼蘼花事了”所表達的意思,大約是當荼蘼花開時,便是春天走到盡頭的時候,便是初夏已經到來之時,象征著某件事情已經到了尾聲。
在經典名著“紅樓”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幕,當一眾女眷在制作花簽時,丫頭麝月拿到的花簽也是一支荼蘼。
這個表面看起來平凡且不起眼的丫頭,既沒有晴雯的靈巧與美麗,也沒有襲人那般的八面玲瓏,可她卻是那個一直陪在寶玉身邊與他走到最后的人。
或許這只是作者的一次不經意,又或許這是作者在創作時的一次刻意為之,無論如何荼花所代表的東西,或許早已注定了香暗荼的結局與可能性。
作為“二十四番花信”中壓軸出場的為三朵花之一,雖然荼花排在牡丹之后楝花之前,但比起那緊緊卡在春夏交替之上的楝花,荼花因為在代表“一個時代或某件事情的結束”上的寓意之強烈,讓其在關注度上遠遠超越了楝花這朵真正壓軸之花。
正如詩人晁補之在《次韻李秬酴醾》所寫“夭紅瑣碎競春嬌,后出何妨便奪標”,這不正是在稱贊荼花實為萬花之冠嗎?
這樣的荼花,如此這般被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稱贊的荼花,幾乎完全印證了香暗荼這個角色在《藏海傳》的重要性。
她絕不是一個只為在藏海身上留下無法消除疤痕的工具人,更不是只為在深夜替藏海抹去某人存在的殺人工具,也不是單純用來陪藏海談情說愛的CP美人。
香暗荼正如荼花所寓意的那樣,她象征著一個朝代或時代的終結,她所預示的春去冬來,是否又代表著另外一場腥風血雨的展開呢?
當春天已經走到盡頭,酷熱的夏天便為時不遠了。
當荼花盛放之時,是否便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與沒落即將到來呢?
此時的香暗荼與藏海一樣,已經為了某種理想與信念隱忍與蟄伏了十年,在她遇到藏海之后,是否預示了一個屬于她的時代即將到來呢?
當香暗荼如荼花一般綻放之時,會是大雍朝出現動蕩之時呢,還是冬夏復國有望之時呢?
曾經的我,也不愿相信一個名字能有如此之多的含義。
曾經的我,也不曾想過一個名字能將整個故事的脈絡融入其中。
直到我看到了藏海親手為她打造的簪子,直到我終于明白了荼字與荼花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也許這就是《藏海傳》真正的魅力所在,也許這就是權謀劇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所在。
關于《藏海傳》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