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24年5月28日,神農架林區松柏鎮松柏村的一戶村民發現不知道啥時候院子里來了一只看上去很是可愛的動物---它渾身雪白,跑起來還一扭一扭的。
這戶農家從沒見過這種動物,于是就聯系上了神農架林區松柏林站的工作人員,說明了一下情況。
接到消息后,林站的技術人員馬不停蹄地趕往村民家中,當技術人員抵達現場時,那只白色小動物依然在院子里,似乎還未找到離開的方向。
技術人員們圍攏過來,發現這只小動物的身形細長,四肢短小,耳朵短而寬,面部有一塊暗褐色到黑色的面斑,吻鼻部與下頜毛發為白色,這些特征與常見的黃鼠狼有幾分相似。
然而,它通體雪白的毛色卻又與普通黃鼠狼截然不同。
為了確定它的身份,技術人員們運用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了細致的鑒定。
他們觀察了小動物的外貌、牙齒特征以及身體比例等,經過一番嚴謹而認真的比對分析,最終確認這只白色小動物竟是一只變異的黃鼠狼,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黃皮子”“黃大仙”。
不過既然這只黃鼠狼渾身是白色的,那應該稱它為“白大仙”似乎更加合適一點。
見到“白大仙”的工作人員推測,它很可能是由于饑餓,在四處尋覓食物的過程中,誤打誤撞地闖入了村民家中。
在野外環境中,動物的生存往往面臨諸多挑戰,食物資源的分布不均、季節變化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它們的覓食范圍擴大,從而增加了與人類生活區域接觸的機會。
為了確保這只白化黃鼠狼的健康狀況,技術人員對它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身體檢查。
幸運的是,工作人員并未發現這只黃鼠狼有任何受傷的跡象,它的身體狀況看起來較為健康,可以回到大自然。
考慮到黃鼠狼是野生動物,回歸自然才是它最好的歸宿,在確認它身體無恙后,技術人員決定為它投喂一些食物,補充體力后再將其放歸山林。
他們拿來了一些適合黃鼠狼食用的肉類給它,在饑餓的驅使下,它逐漸放松了警惕,開始小心翼翼地靠近食物,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待它吃飽喝足后,技術人員帶著這只白化黃鼠狼來到了附近的山林中,山林里樹木郁郁蔥蔥,植被豐富,是黃鼠狼理想的棲息地。
技術人員輕輕地將黃鼠狼放在地上,它先是在原地停留了片刻,似乎在感受著周圍熟悉的氣息,然后便迅速地鉆進了茂密的草叢中,轉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回歸了屬于它的大自然懷抱。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白色的黃鼠狼呢?
?—【·神奇的白化動物·】—?
此次神農架發現的白化黃鼠狼,在當地還是第一次。
神農架一直是眾多珍稀動植物的家園,截止到目前,在這里已經發現了白熊、白龜、白鹿、白麂、白蛇、白烏鴉等眾多珍稀白化動物。
黃鼠狼學名黃鼬,屬于鼬屬動物,雄性通常比雌性大。
從整體外形來看,黃鼠狼身形極為細長,猶如一條靈動的褐色閃電,在山林、田野間穿梭自如。
其四肢短而精悍,支撐著輕盈的身體,使其行動敏捷迅速。
它的腦袋比較小,脖子很長,這能讓它們在捕獵時能夠靈活地轉動頭部,精準地鎖定獵物。
耳朵短寬,微微突出于毛叢之中,別看耳朵小,卻十分敏銳,能捕捉到周圍環境中細微的動靜,為它們在復雜的野外環境中生存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體色通常為紅褐色至深褐色,這種顏色與它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如樹林、草叢等顏色相近,有利于它們在活動時進行偽裝,不易被獵物和天敵發現。
隨著季節的變化,黃鼠狼的毛色也會出現一些變化,比如冬天的時候它的毛發更為密集,且顏色逐漸轉變為黃褐色,這樣的毛色變化有助于它們在寒冷的冬季更好地融入環境,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它們的腹面毛色逐漸變淺,呈黃褐色,使得整個身體的毛色過渡自然而協調。
黃鼠狼是一種適應能力極強的動物,其棲息地范圍廣泛,涵蓋了多種不同的生態環境。
在森林中,無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是次生林,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
令人驚訝的是,黃鼠狼甚至能夠適應人類的生活環境,在栽培地區、種植園與市區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不過,它們通常會避開開闊的人為棲息地,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它們缺乏足夠的遮蔽物,容易暴露自己,增加被捕食的風險。
黃鼠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但它最喜歡吃的就是老鼠,一只黃鼠狼在一年的時間里,能夠抓到1500-3200只老鼠。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白化的黃鼠狼呢?
?—【·為什么會白化?·】—?
動物的白化現象,是一種在自然界中相對罕見卻又備受關注的奇特現象,黃鼠狼出現白化變異亦是如此。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動物白化主要是由于體內基因發生突變所致。
基因,作為攜帶生物遺傳信息的關鍵物質,在生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特征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對于正常的黃鼠狼而言,其體內存在著一系列負責調控色素合成和分布的基因。
在這些基因的正常運作下,黃鼠狼能夠合成黑色素等色素,從而使其毛發呈現出正常的紅褐色至深褐色。
然而,當某些特定基因發生突變時,就可能導致色素合成過程出現異常。
這種基因突變可能是自發產生的,即在基因復制過程中,由于各種隨機因素的影響,導致基因序列發生錯誤,進而引發突變;
也可能是由外界環境因素誘發的,比如輻射、化學物質污染等。
除了基因突變這一主要原因外,還有一種可能導致黃鼠狼白化的因素是近親繁殖。
在某些情況下,由于黃鼠狼種群數量較少,或者其棲息地受到限制,導致種群內個體之間的基因交流范圍變窄,近親繁殖的現象就有可能發生。
近親繁殖會使得一些原本隱藏在種群基因庫中的隱性白化基因有更大的概率相遇并組合在一起,從而在后代個體中表現出白化性狀,這樣,白化黃鼠狼就出現了。
不管怎樣,神農架出現白色黃鼠狼都意味著當地的生態向好,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神奇動物出現。
參考:
神農架林區林業管理局《神農架首次發現“白大仙”出沒農家小院》2024-5-3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