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石靜怡)河南大學人文紀錄片創作研討會暨曉華工作室揭牌儀式,近日在河南大學鄭州校區舉行。此次研討會聚焦新時代如何做好河南大學人文紀錄片的議題,通過研討創作方向和思路,助力傳承河大精神。
河南大學人文紀錄片創作研討會暨曉華工作室揭牌儀式現場。河南大學黨委宣傳部 供圖
與會人員觀看了河南大學日前拍攝完成的紀錄片《尋找馮友蘭》片花及《對話宗璞先生》《對話張效房先生》等微紀錄片。
曉華工作室負責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段曉華介紹了紀錄片的創作背景、創作過程以及拍攝細節。她說,百年河大是一本大書,翻開任意一頁走進去,就是一個宏闊的世界。自己很幸運一開始就做馮友蘭先生的紀錄片,起點很高,壓力也很大。紀錄片創作繁瑣辛苦,但也充滿驚喜,創作需要深情與真誠。她也提出了當下如何平衡長、短視頻的傳播效果以及如何打造特色人文紀錄片的思考。
河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楊萌芽以紀錄片《漢藏兩地書》和《尋找馮友蘭》為例,回顧了該校在“以紀錄片講好河大故事”上取得的顯著成果,闡釋工作室助力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的成立初衷與背景,同時介紹工作室近期將加速推進校史人物紀錄片拍攝的規劃。他希望以研討會的召開和工作室的成立為契機,推動人文紀錄片創作再上新臺階,用影像激活歷史能量。
曉華工作室將以紀錄片創作為載體,聚焦河南大學歷史人物與故事,傳承校史文脈與“大先生”精神。未來,河南大學將繼續做好紀錄片拍攝工作,深度挖掘校史資源,記錄河大歷史。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