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孫艷 記者 李楠)5月25日,由東南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主辦,安徽建筑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共同參與的“創新性鄉域景觀”國際暑期學校在東南大學開幕。作為全國首個“中美夏校進鄉村”的教育實踐,此次暑期學校迎來中美四所高校的60余名師生,大家齊聚一堂,以鄉土為紙、以創新為筆,開啟一場跨越太平洋的學術對話。
研學自5月22日開始,歷時16天,橫跨上海、南京、徽州、杭州四地。師生們在上海徐匯濱江解碼都市濱水工業遺產的涅槃重生,于南京中山陵認知城市自然中的歷史地景,到宏村領悟中國經典傳統村落千年水系的空間密碼,赴戴家山村見證傳統夯土與現代設計的共生實驗。
東南大學建筑學博二學生和譯說:“在這樣的旅途中,我們不僅能夠在中美文化交流的視野下,重新發掘當代鄉村的傳統人居營造智慧。更希望在之后的交流中,結合前沿學術展望當代中國的鄉域創新景觀,并在國際交流中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東南大學建筑國際化示范學院戴維·萊瑟巴羅院長表示:“本次研學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彌合‘城鄉融合’,盡管面臨的任務絕不簡單,但這是當下該領域內最為緊迫議題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夏校課程設計凸顯“時空折疊”的巧思:既有對歷史建筑景觀的當代轉譯,也有對當代融合發展的現實叩問,更有對未來蘊藏潛能的積極探索。
建筑學院院長張彤闡述其中深意:“此次研學課程帶領大家深入中國鄉村,通過聚焦鄉土中國的文脈與創新,感受自然基底與人文脈絡交織下人居環境的至真科學和至善美學,感知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鄉域景觀的創新性演進,為解決鄉村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貢獻智慧與力量。”
夏校圍繞“城鄉融合的觀念認知與路徑探索”“鄉域地景中的設計智慧與新生潛能”“面向鄉域未來的創新思維與創意架構”三大議題,以文獻學習、田野調查、創新設計等方式形成兼具學術深度與實踐價值的創新成果。
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博士項目部主席Franca Trubiano副教授表示:“此次東南大學之行,為我們師生提供了向中國學界學習的寶貴機會。”
喬納森·博內齊市建筑學專業的一名碩士生,提到報名本次夏校的原因,他直言自己有許多中國朋友,非常想了解中國的文化,也希望深入了解中國的建筑景觀。同樣,黛格尼·卡爾森也是因為許多好朋友來自中國,她對中國充滿了好奇。第一次來到東南大學,戴倫·汀德爾就感到校園的建筑非常美麗,極具歷史感。“這里的梧桐樹非常美,就像雕塑一樣。”
據悉,東南大學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淵源已跨越百年且歷久彌新。上世紀20年代,中國第一代建筑學子負笈賓大,楊廷寶、童寯等傳奇人物以優異成績畢業,回國后在東大執教,不僅奠定了我校建筑學學術根基,更開創并引領了中國現代建筑實踐與教育。此刻,跨越重洋的年輕人們正背起行囊,他們的腳步將丈量出一條傳統與現代共鳴、東方與西方共情的鄉域景觀研究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