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記》從細部落筆,讓讀者感受復旦有趣、鮮活、靈動的一面。
讀史老張(本名張國偉)
以講故事的方式寫一所高等學府百年校史中的人和事,這是一個頗具看點同時又極富挑戰性的寫作課題。就在復旦大學迎來120周年校慶之際,以撰寫校史散文廣受歡迎的作家讀史老張,推出他繼《相輝:一個人的復旦敘事》《卿云:復旦人文歷史筆記》之后的第三部“民間校史”專著——《復旦記》,這本書成為他在該領域創作中的厚重一筆。
我一直在關注讀史老張的校史寫作。此前已讀過《相輝》和《卿云》,逐步熟悉并喜歡上他那輕松活潑、娓娓道來的寫作風格,也由此知道讀史老張本名張國偉,是復旦大學歷史系1978級本科生,畢業后曾短暫留校任教,后進入滬上知名媒體工作。起初他只是循著興趣,在博客上寫文史隨筆作史海鉤沉。直到11年前的某一天,他突然收到恩師、著名歷史學家沈渭濱教授的一封信。沈老師在《檔案春秋》雜志上讀到他的文章《曾經落寞的五角場》,立時回想起點點滴滴的復旦往事,鼓勵他沿著考據之路繼續書寫復旦校史。
復旦筆記三部曲《相輝》《卿云》《復旦記》
這份來自恩師的點撥和鼓勵讓讀史老張重新調整并校準了自己的寫作方向,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不寫宏大敘事,只寫碎片細節;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獨立視角;不在意約定俗成,只在意人無我有。”從此一發不可收,十年間寫下六七十萬字,既有歲月長河里塵封的掌故逸事,也有新鮮如昨的復旦校友今昔風采,以立足民間的視角寫人記事,用輕盈幽默的筆調打撈記憶,努力發掘鮮為人知的碎片斷章,使《相輝》《卿云》《復旦記》合璧構成“復旦筆記三部曲”,成為深受讀者喜愛的“個人獨家校史”。
《復旦記》延續了前兩部書的筆調風格,從歷史細部落筆,筆端常帶感情,讓讀者感受到復旦有趣、鮮活、靈動的一面。這正是書作者所追求的“一個人的復旦敘事”,但在我讀來還別有新趣存焉。
較之前書,新作在寫作手法上更顯游刃有余,在史料剪裁上更能駕輕就熟。譬如,書中的“復旦源”“地理志”兩章,多有綜述概覽、據史考辨類的文字,有意無意間起到了正本清源的效用。《從“公立起家”到“院系調整”》把復旦從創辦之初到院系調整一系列重要十字路口的關鍵抉擇清晰呈現,也有向百廿復旦致敬之意。《20世紀30年代的江灣校園》以邵夢蘭女士的口述歷史為主線,與其他校友的回憶錄以及檔案館珍藏的歷史圖片相互參證,把復旦江灣校園曾經的風貌作了散點透視式的觀察。在對校史散文諸多題材的駕馭達致輕車熟路的境界之后,讀史老張開始有意識地大膽嘗試探索創新。比如,《武大的門房和復旦的門房》讀來讓人自然地聯想到復旦大學歷史上的校長、教授和門房,使我們領略到抗戰危難時刻知識分子的價值追求,平凡的門房也有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令人過目不忘。
讀史老張著《復旦記》
值得一提的是,讀史老張乃飽讀之士,這從他的文章中自可品出一二。在《相輝》中的“燈下”編,就有《〈顧頡剛日記〉中記載的任職復旦始末》《〈悠悠長水:譚其驤傳〉中的難得的細節》等篇什,可以窺知他的讀書之廣博精細。到《卿云》一書中,更有《“復旦書店”和“復旦的書店”》《〈復旦往事〉出版前后》,直截了當暢敘與復旦有關的書人書事。如今的《復旦記》亦是滿紙書香氤氳在字里行間,從中不難看出讀史老張的閱讀路徑,可謂文史經典,涵泳其間,爬梳剔抉,樂有所得。《陶庵回想錄》是前幾年出版的一部文史類好書,讀史老張的閱讀視角獨具匠心,他從陶亢德的這部晚年回憶錄中尋覓復旦教授的身影,有曾擔任復旦校長的陳望道先生,講授“近代歐美文藝思潮”的劉大杰教授,以及在日軍轟炸中不幸罹難的孫寒冰教授。陶亢德筆下的這些知識分子,個性鮮明,惟妙惟肖,讀史老張形象地稱之為“速寫”“工筆畫”和“水墨畫”。不過,他在引述書中種種妙趣橫生之處后,卻始終不失史家之清醒,誠如他所言:“在這當中,我們可以找到某些歷史人物的側影,但并不能作為對人對事的評判標準。”又比如,《隨想錄》是巴金先生晚年創作史上的一座高峰,當讀史老張以復旦校史記錄者和研究者的視角去通讀這部大書,無異于拓辟一片新的天地。在《巴金〈隨想錄〉中的復旦》一文中,我們可以讀到巴老和靳以、馬宗融、方令孺等復旦師友間的交往,他們在上海共同編印文學雜志,在戰時陪都重慶訪客會友。這些記憶中的片段,不僅為復旦校史增添了確鑿可信的文獻資料,也為20世紀文化名人間的交游史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史料。
讀罷《復旦記》,我又重溫《相輝》和《卿云》中的文字,感觸良多。在信息過載令人無暇深度思考的今天,在高等教育應對未來沖擊的當下,我們捧讀這些過往的校史掌故意義何在?我想,用讀史老張在《復旦記》書中的一句話來作答可說是甚為貼切,他寫道:“路該怎么走?要往哪里去?不妨,先靜下來,想想過去。這,大概就是讀史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