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上一連串事件讓人不省心。
悉尼街頭,一對華人夫婦散步時被一群青少年圍毆,對方邊打邊罵種族歧視言論;韓國首爾,極端分子舉著"滾回中國"的標語游行。
這是咋回事?
澳洲華人被打事件
5月20日,悉尼Eastgardens區發生令人發指的一幕。一對40多歲的華人夫婦在公園散步時,僅僅因為用中文交談,就被8名青少年圍毆。
現場視頻顯示,這群少年不僅拳打腳踢,還朝受害者吐口水。更令人氣憤的是,施暴者事后還敢回到現場挑釁!萬幸的是,經過治療,兩人已經出院。
令人驚訝的是,被捕的少年犯,最小的年紀不過12歲!
事后,被打的當事人也出來發聲,提醒華人留學生注意安全,不要單獨出門。
華人社區徹底怒了。
留學生們自發組織"人肉搜索",把施暴者的信息發到網上。
警方雖然抓了人,但因為都是未成年,都被有條件保釋了,并且將于六月在兒童法院出庭受審。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強烈譴責,但澳洲政府的回應不痛不癢。
這事真只是簡單的青少年犯罪嗎?
深扒發現,澳洲媒體長期渲染"中國威脅論",把經濟不景氣甩鍋給華人。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2023年報告顯示,2020-2022年全澳種族歧視投訴中,針對東亞裔的占比從11%升至34%。
新南威爾士州警方數據更具體:2022年亞裔遭遇的暴力襲擊報案數較2019年增長280%。
韓國反華情緒暴漲
就在澳洲事件發酵的同時,韓國首爾街頭出現觸目驚心的場景。
極端分子舉著"中國人滾出去"的橫幅,有中餐館被潑油漆。
韓國最近的反華情緒來得又快又猛,簡直像點了火藥桶。
眼看著6月3日國會選舉就要到了,保守派政客們突然集體打起了"中國牌"。他們天天在電視上危言聳聽,搞得跟真的一樣。
這種套路無非就是——國內矛盾解決不了,就找個外部敵人轉移注意力。
更讓人無語的是經濟上的小心眼。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韓國賣得越來越好,市場份額都突破15%了。三星半導體對華出口卻暴跌三成多,這下可急壞了某些人。他們不想著怎么提升競爭力,反而把氣撒在普通中國人身上。
最離譜的是那些網紅們的表演。從泡菜到漢服再到名著,什么火碰瓷什么,什么都要爭個"韓國起源"。
油管上天天有人發視頻碰瓷中國文化,評論區更是烏煙瘴氣。這種刻意的文化碰瓷,明擺著是在煽動民族情緒。
最遭罪的還是在韓國的普通中國人。有留學生說,現在坐地鐵說中文都會招來白眼,租房時房東一看是中國護照就直接拒絕。
中方黃海禁航的深意
5月22日,中國海事局突然發布通告:黃海南部某海域禁止駛入。
特別的是,這次通告沒像往常一樣注明"軍事演習"或"實彈訓練"。
韓國立刻炸鍋了。
但最耐人尋味的還是禁航區的位置選擇。緊貼著韓國西海岸劃設,這個時機又恰逢韓國國內反華情緒高漲,無疑讓韓軍十分緊張。
結語
這一系列事件看似偶然,實則暴露了西方國家的集體焦慮。經濟搞不好就甩鍋中國,選情不利就炒作反華,這套路都快成標準操作了。
每次西方國家內部出問題,華人就成了出氣筒。
韓國一邊賺著中國的錢,一邊搞反華游行,這生意還能做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