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歷史上的科學家排名次,第一大概率是牛頓,第二可能是愛因斯坦或量子力學諸公,第三恐非達爾文莫屬。
這只是按科學成就排名,如按對自我、社會乃至世界認知的影響,達爾文甚至可排名第一。
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就認為,“達爾文所策動的知識革命,超越了生物學領域,顛覆時代的多數概念。無論是在科學界之內還是在科學界之外,沒誰比達爾文對我們世界觀的影響更大”。牛頓力學革命、愛因斯坦相對論革命、量子力學革命,在社會生活領域遠不如進化論的影響大。
正如著名學者王人博所說,進化論,是迄今為止西方思想唯一深入到中國骨髓的東西。
然而,很多自以為理解的觀點,其實都違背了進化論的本意。比如“新必勝舊”“人是猴子變的”“人只是基因的奴隸”“生物一定會從低級進化到高級”……
邁爾甚至諷刺道,“自1860年以來,沒有哪兩個人對進化論的理解完全相同”。
因此,澄清對進化論的錯誤認知,不僅是在獲取正確的生物學知識,更是在獲取一套成功的世界觀、方法論。
▍不是強者成功,是適者成功
▲嚴復及其翻譯的《天演論》
大部分人對進化論的理解,可能就是八個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者生存,又陰差陽錯變為強者生存。所以,很多人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強者,成為人上人。
這既是對進化論的錯誤認知,更是對進化論的不當延展。
史鈞在《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中認為,適者生存就像我的父親是爸爸一樣,是同義反復。生存下來的一定是適合的,不適合的自然就是被淘汰的。
事實上,達爾文《物種起源》中從沒說過“適者生存”,他只是說“有競爭優勢的更容易生存繁衍后代”。適者生存是斯賓塞的后來總結、又經嚴復轉譯轉入中國后的錯誤理論。
更重要的是,適與不適,其實是依據自然環境而決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更是相對的。
比如,在沙漠中,魚兒當然沒有駱駝更具備優勢,反過來仙人掌到了水里怎么可能競爭過蓮花?同樣的道理,強大的獅子老虎,卻瀕臨滅絕,弱小的兔子甚至跳蚤乃至花草植物,如今泛濫成災,誰更有競爭優勢?
所以說,不是強者生存、弱者必亡,而是最不適者被淘汰。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環境中,任何特征都有自己適應的生態位。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生命進化的必然。
▍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達爾文和他畫出的第一幅進化樹
進化論的第二個常見誤解,是認為生存優勢是物種努力的結果。最典型案例就是,認為長頸鹿是一代代長頸鹿試圖夠到更高的葉子把脖子抻長的。正是在這種思維下,總結成功人士特征的“成功學”蔚然成風。
這是典型的“用進廢退的拉馬克主義”,恰恰是進化論所反對的。
《進化論講義》《其實你不懂進化論》兩書不約而同發現,物種變異都是隨機的,好的變異其實不多,更多的是不好不壞甚至更壞的變異。只有帶來生存優勢的隨機變異,才會傳遞下去,得到加強;反之,帶來生存劣勢的隨機變異就會被淘汰。物種正是在這個隨機變異過程中,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說,長頸鹿的脖子不是抻長的,而是隨機變異使長脖子得到生存優勢,才有了現在的長頸鹿。個體器官固然存在用進廢退,但不會通過遺傳傳給下一代。喬丹、馬拉多納、博爾特的后代,如果后天不訓練,也不會是體育健將。
人類認知的本能,習慣從一切中看到“目的”“方向”,認為一切成功、秩序、結果都是努力、奮斗的必然結果。進化論告訴我們,一切都是“變異—競爭—選擇”的結果。失敗其實是人生常態,成功才是歷史偶然。
▍自私導致失敗,合作才能成功
▲斯賓塞: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
誤解進化論的另一個原因是,認為進化論衍生出了萬惡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社達”把人類視為自私的物種,認為道德無價值,是一種鼓勵人人為我、你死我活的功利主義。正是在社達思潮的背景下,蔑視弱小、崇拜強者甚至種族屠殺一度成為社會主流。
事實上,正如霍夫施塔特《社會達爾文主義》一書所言,社達既不社會也不達爾文,更非19世紀產物,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沒一點關系,不過是“強權即真理”“強權即正義”“存在即合理”的現代翻版。這種思想無論中西,古已有之,是強者崇拜的本能產物,也是一切成功學的最大前提。
進化論恰恰否定了“人性自私論”。道金斯在《上帝的錯覺》一書中認為,智人之所以成為萬物靈長,20多萬年的歷史就成為地球最成功物種,恰恰源于人類相信相信的力量、承諾的力量、信仰的力量,這使人類成為最擅長合作的物種,合作人數可以跨越鄧巴數(150人)。同時,人類有很強的道德感、利他心,尊老愛幼、憐貧惜老的本能,加大了相互幫助的可能。
荀子說,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源自“人能群”。現代進化論用復雜的博弈理論、數理模型,科學論證了這一點。
▍不只是生物上的成功學,更是世界的成功學
對進化論另一個常見誤解是,認為進化論即便正確,也只是解釋物種為何成功的生物學理論,對人生、社會沒有幫助。濫用進化論,還會導致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泛濫。
事實上,正如王立銘在《進化論講義》中所言——進化論不僅是生物學“大統一”理論,是生命科學的唯一基礎,還是整個現代人類思想的基礎,更是認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利器。甚至可以說,進化論是地球上唯一的成功學。
在《進化論講義》《進化思維》兩本書中,兩位作者不約而同發現,以下這些,都可以用進化論“變異-競爭-選擇”的洞察來獲得解釋:
日常生活中“盡人事,安天命”“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別人的成功不可復制”等格言;
企業取締金字塔架構組織,搭建螞蟻、海星型去中心組織的構架、嘗試“小步快跑、快速試錯”的商業模式;
歷史學者對各種決定論的否定、社會學家認為現在是一個“VUCA”時代、未來學家認為將來最需要的是跨學科人才;
甚至政治經濟生活中,保守主義對傳統的捍衛、不相信推翻一切的革命理念;奧派哈耶克用“林間小路”解釋自發秩序原理,認為人類秩序是演化的結果……
總之,進化論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套世界觀——用動態、不確定、適應的思維和視野認知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