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處死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六位維新變法的骨干成員,囚禁光緒皇帝,終止了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運動,是為戊戌政變。戊戌政變后,光緒皇帝徹底淪為傀儡皇帝,維新派的領袖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日本才躲過一劫。
但是,維新派并沒有全部被剿滅,當時維新派骨干成員唐才常也流亡日本,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匯合,維新派實力為之一振,并將下一工作目標確定為救出光緒皇帝,即組織武裝“勤王”,以實現君主立憲的目的,遂稱其為“保皇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唐才常秘密潛回上海成立自立會,對外稱“東文譯社”(以教授日文為掩護),并秘密組建“自立軍”,準備伺機北上“勤王”。
同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逃亡西安,一時間大清帝國的統治中樞進入短暫的“停擺”狀態。于是,唐才常趁機到漢口建立自立軍總機關,聯絡長江沿岸的會黨組織并動員清軍參與自立軍,成功組建了近2萬之眾的自立軍七軍,即“自立七軍”。
中軍為自立軍本部,設在武漢,由林圭、傅慈祥統領;前軍在安徽大通,由秦力山、吳祿貞指揮;后軍在安徽安慶,由田邦璇負責;左軍在湖南常德,陳猶龍統之;右軍在湖北新堤(洪湖縣城關),由沈藎統率;總會親軍和先鋒營在武漢,由唐才常親自指揮,唐才常并負責節制諸軍。
與此同時,革命黨領袖孫中山也密謀發動反清武裝起義,唐才常因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影響,欣然表示愿與革命黨聯合起兵。7月1日,唐才常等保皇黨人與革命黨人在上海張園召開會議,號稱“國會”,容閎被推為議長,嚴復為副議長,唐才常任總干事,并提出三項宗旨:
一、保全中國自立之權,創造新自立國;二、不認滿清政府有統治中國之權;三、請光緒皇帝復辟。
自立軍本定于7月15在湖南、湖北、安徽三省同時起義,因為康有為、梁啟超許諾的軍費遲遲未到,致使起義被迫延遲。但因為安徽大通自立軍前軍沒有得到延遲起義的命令,秦力山、吳祿貞等人在十五日準時起義,起義軍攻取大通縣城。兩江總督劉坤一、安徽巡撫王之春緊急征調湖北、安徽兩省清軍全力鎮壓,因為寡不敵眾,導致義軍失敗,被迫退入九華山。清廷也從戰斗中得悉自立軍即將起義的消息,唐才常明白再不起義,后果不堪設想,于是在7月28日于漢口起義,計劃先奪取漢陽兵工廠,再取武漢三鎮,繼而揮師西安,救出光緒皇帝。
可惜湖廣(湖南湖北)總督張之洞早已得知自立軍起義的消息,并做好了鎮壓準備,就在唐才常起義后不久,張之洞便指揮清軍絞殺自立軍,清軍包圍了唐才常設在漢口英租界內李慎德堂的自立軍總部,逮捕了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30多人。7月29日,張之洞下令將唐才常、林圭、傅慈祥等自立軍首腦全部處死,自立軍的中樞機關被“一鍋端”,各地的自立軍只得陷入各自為戰的窘境,最終被清軍全部鎮壓,轟轟烈烈的自立軍起義失敗,光緒皇帝唯一的勤王之師自立七軍亦隨之全軍覆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