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發布消息:5月20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向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作報告時明確表示:美國準備設立一項所謂的“美國優先”基金。這筆基金將流向“更需要的國家”。魯比奧說,印度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援助對象,因為其能夠有效地幫著美國一起“應對中國”。記得拜登政府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建立“中國任務中心”以加強針對中國的情報收集工作并為此每年撥3億美元專款的事吧?
原來,美國政府就有一個機構叫國際開發署,它配合數不清的NGO專門干偷雞摸狗的勾當。拜登嫌這個部門有點普遍撒網的味道。于是,拜登別出心裁地搞出一個“中國任務中心”。特朗普總是瞧不起拜登的,于是又搞出一個針對性更強的“美國優先基金”。干什么事都打“美國優先”的招牌,這風格很特朗普的。
不同的是,拜登政府是在中國內部收買為美國所用的情報人員,特朗普政府是在中國外部收買某個國家的政府使其“幫著美國一起應對中國”。
即都是狗糧,養的狗卻不一樣。魯比奧點名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真的甘愿做那只狗嗎?未必吧,畢竟印度的志向是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其政府豈能做一個“狗糧養的”。
29億,是個不小的數了。都說美國國庫空虛,政府缺錢。但干這種缺德事的時候總是有錢的,這就是美國。
由撒狗糧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不管哪個政府,是民主黨主政的政府,還是共和黨主政的政府,在遏制中國這件事上它們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故,“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句話到今天都沒有過時。中國人必須明白,只要美國霸權還存在,“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句話就不會過時。
特朗普政府如何使用這29億呢?尤其魯比奧點名印度了。這就是使我聯想到這次的印巴沖突,媒體早有報道說這場沖突與美國有關,我在文章中一直沒有引用過相關報道,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證據。我既然在寫文章,實事求是是基本的底線。盡管沖突前美國副總統萬斯去了印度,我還是沒有把他和印巴沖突聯系起來,頂多也是猜測。而今天看到魯比奧說的29億,我覺得猜測和事實更近一步了。
美國政府利用印度遏制中國,這是鐵板釘釘的事,比如拜登搞的那個“美日印澳”四方機制,對這個特朗普不嫌棄,他一上臺就叫魯比奧去激活這個機制,印度是積極響應的。
事情很巧,萬斯到了印度的確給莫迪作了不少許諾,據媒體報道有三個方面:
1.加強國防合作:萬斯積極宣傳美印兩國之間的國防合作,承諾向印度出售更多先進的武器裝備,如先進的F-35戰斗機。
2.推動經濟合作:萬斯訪問印度的一個重點是推動美印貿易談判,推進《美印21世紀協定》框架下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雙方希望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并在能源等領域加深合作。
3.深化科技合作:美印雙方還就科技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探討,涉及人工智能、 cybersecurity(網絡安全)和太空探索等前沿領域,可能會在這些方面加強合作與交流。
這許諾不能說不豐厚,尤其是特朗普關稅戰的大背景下,足以再次激發印度稱霸南亞的雄心。事情確實很巧,克什米爾的4.22恐怖事件發生了,印度在南亞立威的機會來了,美國“有效應對中國”的機會也來了。
按一個國家的政府處理恐怖事件的道理,那就先要調查一下是誰干的,是不是和巴基斯坦政府有關。拿到確實的證據去打,豈不更名正言順?人家莫迪英明神武,一口咬定是巴政府支持恐怖分子干的。打著反恐的旗號,莫迪覺得正義在手。所以,莫迪理直氣壯:斷水!進攻!更有趣的事,美國政府在后面助莫迪一臂之力:不允許巴基斯坦使用F-16。這不就是想讓印度贏嘛!
那個時候,沒有人認為巴基斯坦使用中國造的武器會贏,美國政府自然會斷定巴基斯坦必用中國造武器,用中國造武器必輸,這樣印度就贏了巴基斯坦,贏了巴基斯坦也等于贏了中國。贏了中國,印度就會狂上天,接下來就有了膽量武力挑戰中國。加上特朗普說,在關稅戰中誰給中國加關稅美國政府就豁免誰,武力挑戰中國比給中國加關稅力度大多了,莫迪一定會得到美國的重獎,29億美元中拿出一部分獎勵莫迪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中國造在戰斗中大放異彩,印度被搞了個灰頭土臉,美國政府又失算了。
后面的事就喜劇化了,莫迪又是十天大慶勝利,又是組織宣講隊全球宣講印度的勝利。如果莫迪不搞這些花樣,我還有點懷疑我們的中國造真有那么神嗎?如此干凈利落,對方稀里糊涂就被炸了?莫迪這么一折騰,我深信巴基斯坦使用中國造贏了!
既然魯比奧說“印度非常不錯”,那就看美國政府下一步如何再去收買莫迪了。
當然,這29億不會都獎勵莫迪了,還有小馬科斯呢!
美國政府究竟如何分配這29億狗糧,我就不替它操心了。總之,中國把自己事情做好是應對美國政府遏制打壓的最根本的辦法。至于關稅戰,那就接著和美國周旋吧!
據說,過去一周(2025年5月16日 - 2025年5月22日),中美在外交領域有四次互動:
1.王毅會見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此次會見中,雙方就中美關系等相關議題進行了交流探討,有助于增進相互了解,通過對話溝通來緩解緊張局勢,為雙邊關系的發展創造有利氛圍。
2.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州大學生訪華團:馬朝旭副部長與訪華團進行會面,這為中美之間的民間交流搭建了橋梁,通過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互動,能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推動中美關系的民間基礎建設。
3.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此次會見是中美外交層面的直接接觸,有助于雙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溝通,為新任駐華大使更好地開展工作、推動中美關系發展奠定基礎。
4.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蘭多通電話:2025年5月22日,雙方就中美關系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交換了意見,并同意繼續保持溝通,這表明中美雙方都有通過對話來解決分歧、推動關系發展的意愿,為后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積極信號。
愿意通過對話解決問題就好,不過特朗普就暫時不要來了,盡管他表達了七次訪華愿望,沒有誠意就不要來。誠意是要看實際行動的,特朗普總不能帶著設立“美國優先基金”的文本訪問中國吧!
這29億狗糧,又會豢養多少只狗呢?
注: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牟林,為本平臺原創作品,歡迎朋友們留言交流,一起網聚智慧、網聚人氣、網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