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間,浙江布政使王亶望嗜吃如命,尤其癡迷兩道菜:活驢肉絲與酒壇填鴨。
王亶望是清朝有名的官員,只是這個名可不是個好名,貪污收納中飽私囊的事情他可沒少干,也就是和珅這樣的大貪官頂在最前面,導致沒多少人對他留有印象。
清朝,有買官做官的說法,有些人看自己考不中就掏錢捐官,王亶望就是如此,他本來是個舉人,身上有幾分才學,可惜時運不濟遲遲不能高中,他就懶得在考試上再鉆研,反正家里面錢多,直接掏銀子去當官唄。
最初時,他只是個小小的知縣,治理個縣城,沒掀起多大的水花,但架不住他這個人深諳為官黑道,那就是用銀子往上砸,他不信有人能跟銀子過不去,靠砸錢讓他升官的速度大大提升,沒幾年就被調到甘肅做官。
這時他就開始動起歪腦筋,想從國子監生資格這件事情上來搞錢,國子監生可是朝廷學子,為朝廷選拔優秀人才的地方,他知道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得找個更厲害的靠山,于是他靠著送禮和總督勒爾謹勾搭起來,開始偷偷摸摸將“捐糧”變成要錢。
那時當地實行捐監制度,就是說這里的人可以通過捐糧食能成為監生,王亶望私下里將其改了改變成了收銀子,甚至拍賣監生資格,同時對朝廷謊報,說甘肅發生旱災了,糧食收成少,所以百姓捐的糧食用來賑災,因此沒收多少。
昧下來的銀子他拿了大頭,其余的分給剩下的人,人人都跑不掉,都參與貪污活動了,就不怕有誰私下里告密。
被糊弄過去的乾隆對此毫不知情,感覺這人還是挺能干讓他去浙江當巡撫,浙江可是個富饒之地,能攬財的地方更多了,王亶望在此更是搞了不少錢,有什么政策或搞什么工程時,都要從中貪污些。
錢多了生活要求就高了起來,王亶望是個愛美食的人,生平最愛吃的就是驢肉絲,他這人還有個怪癖,就是非要吃新鮮的,如果將驢宰殺再取肉炒制,那是萬萬不行的。
“死驢肉不能吃,要吃就吃活驢肉,從割下來到炒熟不到一刻鐘,那滋味美味的很吶。”王亶望咂吧著嘴回味。
為了滿足他能吃上新鮮驢肉,后廚養了好多頭驢,這驢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就是止不住哪天要被來上一刀。
廚師選中驢子最好吃的地方,用刀生割下來,瞬間驢子疼得嗚嗚亂叫,鮮血直往下流,旁邊有人趁機拿著燒紅的烙鐵,往傷口上一燙,滋滋冒煙,頓時肉香肆溢,血也被止住了。
受了傷的驢繼續好吃好喝的喂著,等到傷口差不多好了,就再來上一刀,以此循環直到身上沒個好地方活不久了才能被殺死,真是活著受罪。
除了驢子外,鴨子在王家同樣沒有好下場,他最愛吃的就是肥美的鴨子,柴的有嚼勁的他不喜歡,就喜歡嫩的跟豆腐似的。
想讓鴨肉如豆腐般滑嫩,這可不好養,要知道鴨子平日里是散養要走路的,難免會運動到身上的肉,廚房的人就想了個辦法,將鴨子放到黃酒壇子里面養著,不讓它動彈,只留個腦袋在外面吃飯,吃的東西都堆積到身上成了脂肪,很快就將肉變得嫩的不得了。
像他這樣生活奢侈的人在乾隆晚間可不少,乾隆年輕的時候做事還算殺伐果斷,對貪官有錯之人責罰的重,結果到了晚年管理的就松懈了,加上他自己學會了享受生活,導致官員們有學有樣。
當然這并不是說乾隆完全不管這些人,王亶望后來所做之事都被翻了出來,他在甘肅搞的欺上瞞下的這一套,被乾隆察覺到,最終被抄了家產,從里面抄出來大堆金銀財寶,不乏是底下人送給他的。
最后他這個帶頭的被斬首,跟他共謀的勒爾謹體面些,自裁了,其余被殺的官員有二十多,這起貪污案震驚了朝野,也讓王亶望在歷史上留下個黑名。
參考來源:《乾隆:政治、愛情與性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