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網》報道,菲律賓總統府新聞辦公室發表聲明說,總統馬科斯呼吁全體內閣部長“禮節性辭職”。聲明說,此次人事調整旨在為馬科斯提供空間,來評估各部門表現并確定誰將繼續履職。聲明還援引馬科斯的話說,“人民已經發聲,他們期待的是結果,不是政治和借口”。當地媒體認為,馬科斯此舉是為了應對其所在陣營的中期選舉結果不及預期。馬科斯此前表示,選舉結果表明,民眾“對政府感到失望”。
總統補充說:“這不是針對個人的,而是關乎表現、(與人民的期待)對齊和緊迫感。那些已經取得成果并持續交付成果的人將被認可。但我們不能滿足于現狀。待在舒適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這一步驟標志著從治理早期階段向更加專注的和績效驅動的模式的明確過渡。總統強調,盡管許多人以奉獻和專業精神服務,但國家不斷變化的需求需要重新(與人民的期待)對齊、更快的執行和以結果為先的心態。
馬科斯(資料圖)
所謂“禮節性辭職”,其實,就是內閣部長先向總統辭職,然后由總統評估是否繼續任職,本質上是馬科斯改組內閣組織的一種方式。這次馬科斯很高調,宣稱“舒適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要求內閣成員盡快調整,更快地執行政策,必須以結果為導向。馬科斯的這種調整是被動性的,此前他的策略失敗,無奈之下才開始關注菲律賓的民生和發展問題,他提出重組內閣和改革,說白了還是做做樣子,以便讓菲律賓人看到他在改變。
要求內閣辭職,既是馬科斯試圖“去杜特爾特化”的信號,也是對盟友的“忠誠測試”。然而,這種“非黑即白”的操作可能激化對立,讓內閣成員陷入“站隊游戲”,最終導致政府效率進一步癱瘓。馬科斯強調“人民要的是結果,不是政治”,但菲律賓的治理困境(如通脹、治安、自然災害)并非靠“換人”就能解決。要求內閣辭職的“表演式改革”,若缺乏實質性的政策配套,可能淪為“政治作秀”。
杜特爾特(資料圖)
今年5月,菲律賓舉行中期選舉,改選國會眾議院全部317個席位、參議院24個席位中的12席以及地方行政首長、地方議會議員。根據菲選舉委員會近日公布的結果,馬科斯陣營獲得了參議院12個改選席位中的6席,杜特爾特陣營緊隨其后獲得5席。其中一名當選參議員同時獲得馬科斯陣營與杜特爾特陣營支持,所以雙方均將其歸為己方勝選席位。此前,多個當地民調機構數據顯示,馬科斯陣營有望贏得7至8個參議院席位。
細數馬科斯上臺這3年,在內政上的表現是一塌糊涂。雖然通脹率從2022年的5.8%,降到2024年的3.9%,但民生基礎用品價格仍然居高不下。當初馬科斯競選時,曾許諾要把大米價格降到20比索每公斤,現實卻是糧價飆升至48比索,創下20年來新高。更諷刺的是,就在民眾勒緊褲腰帶時,菲總統府卻在削減全民脫貧計劃的120億比索預算。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制造業也徹底熄火,隨著中資企業陸續撤離,呂宋島上的工業園區空置率超過四成,失業人數居高不下。
菲律賓參議院(資料圖)
有學者認為,這是馬科斯試圖挽回人氣的表現,“這更像是他對選舉慘敗的情緒性反應,而不是他對部分部長存在問題的理性判斷”,因為他本可以在選舉前就下令,而不是現在。據報道,“禮節性辭職”并不意味著內閣成員會自動離職,而是給予總統重新審視成員表現的機會,以便他決定留任、調職或撤換人選。法新社稱,自馬科斯下令以來,已有21位部長宣布辭職。內閣成員的最終去留結果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屆時大概率會迎來一輪內閣改組。菲總統府表示,在過渡期間,政府服務將不會中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