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孟凡蓓/文圖
為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充分發揮以案釋法、以案示警成效。5月23日上午,鎮平縣人民法院把庭審搬進鎮平縣全興雙語實驗學校,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時某某盜竊罪一案,“零距離”為現場2000余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公開課。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一場別開生面的庭審正式開始。
2024年7月28日至2024年9月4日,被告人時某某多次前往鎮平縣石佛寺鎮、棗園鎮、晁陂鎮等地寺廟、村西邊煙地,以手持磚頭破壞寺廟門鎖、功德箱鎖,盜走水管并變賣等方式,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經司法鑒定,被告人時某某系輕度精神發育遲滯、限定刑事責任能力。2024年9月5日。被告人時某某被抓獲到案。
庭審過程中,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出示指控犯罪的證據,控辯雙方圍繞公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舉證、質證辯論,并就犯罪事實、定罪量刑部分充分發表各自的意見。被告人時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罪名均無異議,自愿認罪認罰。
整個庭審氣氛莊嚴,秩序井然,同學們全神貫注,深切感受法律的公正和莊嚴。
合議庭合議后認為:被告人時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多次盜竊他人財物,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決定對其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并當庭宣判。
庭審結束后,法官楊婷婷結合盜竊犯罪真實案例,詳細講解了常見盜竊手段,并從法律成本、經濟成本、社會成本三方面分別闡明了盜竊犯罪的法律后果,引導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學法、守法:切莫突破法律的紅線,樹立對法律的敬畏之心。楊婷婷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關規定,讓同學們對照自身,檢視自己是否存在不良行為,警示同學們防微杜漸,避免養成不良習慣。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庭審的全過程,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跟電視劇里演的也不一樣。原本以為法律離我們很遙遠,聽到法官姐姐給我們講了盜竊的類型和后果,我才發現,原來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偷小摸,后果竟然這么嚴重,我以后要好好學習法律,長大后當一名正義的法官!”鎮平縣全興雙語實驗學校一學生說道。
庭審是最生動的法治課,案例是最好的法治教材。下一步,鎮平法院將繼續加強與轄區學校的聯系,延伸審判職能,持續開展巡回審判、法治進校園等活動,讓法治陽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長之路。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