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團成員正在觀賞陶琉工藝品
從孟良崮的烽火記憶到天上王城的春秋傳奇,從顏神古鎮的千年窯火到開元溶洞的地質奇觀……5月23日至24日,臨沂、淄博、濱州沿著沾臨高速發現文旅之美采風活動舉行。來自濱州、淄博、臨沂三市媒體記者和網絡達人組成的采訪團,沿沾臨高速開展了為期兩天的集中采訪活動,深入挖掘沿線紅色文化、地質奇觀、生態濕地、濱海風情等文旅資源,展現從沂蒙山到渤海灣的跨越式文旅魅力,助力區域旅游協同發展。
沾臨高速作為全省“九縱五橫一環七連”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貫通魯中、魯南的交通動脈,更是一條串聯起歷史文脈、自然風光與時代活力的文旅紐帶。其沿線散落著臨沂蒙山、孟良崮、天上王城、沂蒙花開,淄博牛郎織女、紅葉柿巖、開元溶洞、潭溪山,濱州杜受田故居等眾多知名景區,宛如一條璀璨的珠鏈,將各地獨特的文旅資源緊密串連。
臨沂、淄博、濱州地緣相接、文脈相通。臨沂的紅色基因與生態資源、淄博的工業遺產與山水奇觀、濱州的黃河文化與濱海風情,構成了互補性極強的旅游資源體系。此次活動以高速為媒、以文旅為橋,共同書寫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場共拓的“共贏篇章”,讓沾臨高速真正成為一條“風景線”“富民路”“文化廊”。
“沾臨高速不僅是一條交通動脈,更是一條文旅融合發展的紐帶。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媒體視角,向全國游客展示沿線多元化的文旅資源,推動三市客源互送、資源共享。”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場推廣科負責人表示。
活動中,媒體代表紛紛通過短視頻、圖文等形式,將人文美景展現給更多人。采訪團首站來到沂蒙山云蒙景區,這里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奇峰聳立、層巒疊嶂,盡顯沂蒙山原始生態魅力。接著,采風團成員觀看了《英雄孟良崮》沉浸式演繹,重溫了孟良崮戰役的烽火歲月。在沂水天上王城景區,觀看了實景演出《王者之戰》,沉浸式體驗了兩千多年前紀國與齊國的“王城保衛戰”;而沂蒙花開旅游區則引入科技農業、航空航天、藝術研學、兒童娛樂、田園度假酒店、民宿等多種業態,讓游客徜徉在山水田園間,沉浸式體驗科技的魅力,樂享親子歡樂時光。
在紅葉柿巖景區,來自濱州的網絡達人安子墨被這里濃郁的青春氣息和獨特的旅行氛圍所吸引。她說:“這里每走一步都是驚喜,每一處都讓人意想不到。我們乘坐‘魔毯’‘飛’上山,漫步走過齊長城,穿過圓夢塔,體驗了激情與速度的漂流、美麗的高空云梯,還有很多古典與現代結合的打卡地,讓人還想再來!”
在顏神古鎮,采風團成員走過以古窯集群為特色的傳統街區,感受著自北宋以來綿延不絕的陶瓷文化,成片的窯火與市井的煙火氣交織,散發著神奇的魅力。開元溶洞因唐代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內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景觀形態各異,在燈光的映照下五彩斑斕。潭溪山作為集風景攬勝、休閑度假、餐飲娛樂、拓展訓練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迎賓瀑布、百米觀光電梯、高空玻璃橋等景點備受游客青睞。
網絡達人曲阜鳳姐在體驗了“吹”出一件琉璃“氣球”后,由衷地贊嘆琉璃燒制技藝的神奇和琉璃匠人的不易,“淄博博山是陶琉名城,歷史底蘊深厚,這次采風最大的收獲就是感受到了陶琉文化的魅力。操作看似簡單,卻讓我懂得了晶瑩剔透的琉璃藝術品是如何經過高溫淬煉而成的,這里面有匠人日復一日的堅守,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沾臨高速串起了沂蒙山到渤海灣的文旅新圖景。此次采風活動既是對文旅資源的深度挖掘,更是一場“流量”與文旅的碰撞融合。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臨沂、淄博、濱州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沾臨高速文旅走廊”品牌,推出跨區域精品線路,策劃聯動營銷活動,讓三地的歷史人文“活起來”,吸引更多游客沿著這條“最美文旅高速”奔赴心中的詩與遠方。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