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一則“江西一中學被指拖欠教師加班費,有老師講3分鐘就開始放電影,拒絕給學生上晚自習”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
對此,教育局回應稱:老師只看到了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報酬,沒奉獻精神!
新京報銳評:教育管理者應尊重教師的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用制度化的激發工作積極性,而非單純用“奉獻精神”進行道德綁架。
事件回顧
5月23日,有網友發稱江西省樟樹市濱江中學,有個別老師消極教學。
有的老師講3分鐘就開始放電影,有的老師竟直接拒絕給學生上晚自習。
若長此以往,家長不免擔心會影響學生的成績。
事情被反映到教育局后,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也對此事給出了一個解釋。
“工資和績效,都按時足額的發給了他們,這是師德問題,這是職業道德問題?!?/p>
這所中學拖欠老師加班費長達8個月,學校以資金困難為由,一再推諉。
教育局的工作人員說,因為現在實行雙休,周末不可以補課,收費就是違法。未發放的是“福利”。
“這筆費用學校沒收,去年10月份開始費用沒有發,學校也沒有這么多錢,學校和政府正在進行協商,會在20天內發放到位。”
然而,網上有自稱是該學校老師的發聲,事實卻不僅僅是這么回事。
這位老師表示,從去年10月份起,班主任和普通教師一直按學校的安排堅持早讀、晚讀、晚自習每天晚上要上10點20,等查完寢都11點了。
卻至今沒有得到一分錢工資。
一次一次為了責任心和學生,實實在在的付出勞動和時間,卻最后只等到了“自私”二字。
并質疑,到底是誰用老師的錢去補窟窿?
堅持了8個月卻沒有得到薪資,不進行額外的工作,是自私,是鬧事嗎?要求發放付出了時間和勞動的工資是錯嗎?
老師一直教育學生要勇于維護自己的權利,可當老師的權利受到侵害,卻只能選擇容忍嗎?
對此,網友熱評:“句句不談薪資,條條不離奉獻,樁樁不談好處,事事皆講境界,字字都講格局,就是最不講格局的人在講格局?!?/p>
新京報對此事也發表了看法:
涉事老師每天7:30工作到22:20并查寢,超出了正常教學時長的勞動,顯然屬于加班范疇。
報酬應該屬于加班費,而非“福利”。
用“福利”模糊勞動報酬本質,是不妥的。
教育局工作人員指責老師“只看付出未得報酬,缺乏奉獻精神”,也有道德綁架之嫌。教師的合法權益和職業尊嚴,應得到尊重。
老師也是人,需要養家糊口,付出勞動,要求報酬,是合理訴求。
不能把老師索要薪酬,和“師德”掛鉤。
8個月沒有發放薪酬,老師還在一直堅持,已經算是有奉獻精神了。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