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9時19分
歷經897天的艱苦奮戰
由甘肅天隴鐵路公司建設
中鐵城投集團牽頭實施
中鐵六局承建的新建
天(水)隴(南)鐵路
黃渚關隧道出口與
3號斜井正洞大里程
順利實現雙向貫通
標志著天隴鐵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為實現通車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天隴鐵路黃渚關隧道橫跨隴南市成縣、徽縣兩地
,全長15164米
,為I級高風險隧道, 洞身地質主要以板巖、砂巖、灰巖為主,并穿越兩條主斷裂帶和三條支斷裂帶,地質條件復雜,富水量較大。洞身最大埋深約為375米,最小埋深約25米,施工中存在圍巖失穩、坍塌、掉塊、突泥涌水及軟巖變形等風險因素,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全線重點工程之一。
自2022年7月開工以來,中鐵六局天隴一標六分部先后克服了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地質構造復雜、施工任務艱巨等困難,從施工方案、資源配置、技術攻關、科技創新等方面多措并舉,針對黃渚關隧道重難點問題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施工綜合保障小組、技術保障小組,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組織協調。施工過程中采用“進口橫洞+3個斜井+出口”組織施工,共計九個掌子面同步施工,同時以設計為導向,根據實際的圍巖條件,對隧道圍巖等級、支護參數、開挖工法進行動態調整,并采用液壓自行式棧橋、智能數字化澆筑襯砌臺車等新裝備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確保了黃渚關隧道出口與3號斜井正洞大里程的雙向貫通。至此,
黃渚關隧道掘進施工已完成85%
,預計今年11月中旬實現黃渚關隧道全線貫通
作為甘肅省第一條全額投資、自主修建的鐵路,天隴鐵路的建成將北接隴海線,南連蘭渝線,成為打通甘肅南向通道、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能的關鍵一環。(新天水訊記者 侯亞龍)
來源:天水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