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烏鄂
“山南啊,這個地方不太像在青藏高原上,你應該去看看。”在青海搭車時,司機如此對我形容道。
這是為何?是因為山南不常被進藏旅游的人們納入行程內,還是因為它的名字更像是一個方位描述詞?
無論如何,這座車牌為藏C的城市,無疑是27座C牌城市里最為特別的一個。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少了工廠機械的轟鳴,流水、蟲鳴聲聲入耳。沒有高聳的樓屋公寓,雪山、湖泊、牛羊皆是“居民”。
△羊卓雍措。(圖/視覺中國)
一到暑假,八廓街的游客和本地居民摩肩接踵,而在與拉薩一江相連的山南靜臥于雅礱河谷之中,散發著神秘幽邃的氣息。
“地方莫早于雅礱,農田莫早于澤當,藏王莫早于聶赤贊普,房屋莫早于雍布拉康?!边@句當地流傳的民謠道出了其中玄機:在西藏,A不是起點,C才是。
△西藏第一座寺廟——桑耶寺。(圖/視覺中國)
許多人去山南多半為了一個理由——羊卓雍措——距離拉薩約3小時車程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本該匯入雅魯藏布江的羊卓雍措意外成了高原堰塞湖,也是喜瑪拉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
正如藏人稱它為“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從高空向下俯瞰,羊卓雍措的湖岸線并不規整,但也正是這種蜿蜒曲折的形態為它增添了神秘之感。特別是陽光明媚時,如寶石般湛藍、透亮的湖面在雪山和藍天的照映下,美麗又圣潔。
△湛藍的湖面與不規則的湖岸線。(圖/視覺中國)
然而,被羊卓雍措吸引去山南的人,很難不在此地一“措”再“措”,與羊卓雍措相距不遠的普莫雍措則是欣賞藍冰的絕佳去處。所謂藍冰,是指陽光中波長較短的藍光被致密堅厚的冰層散射,呈現出如藍水晶般剔透的色澤。
未受到任何污染的普莫雍措,就如同它的藏語名“少女的眼淚之湖”一般,鑲嵌于雪山之中。結冰時,這里是讓攝影師趨之若鶩的“藍冰圣湖”,低頭可以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下的一抹幽藍,抬頭則是庫拉崗日雪山的日照金山。
△2025年1月4日,普莫雍措的“藍冰”景觀。 圖為冰、水、碎冰的混合狀態。(圖/視覺中國)
除了羊卓雍措、普莫雍措,山南還有“吉祥天姆湖”拉姆拉措、白馬措、哲古措、空母措等一眾曼妙的湖泊,以及總是靜默矗立于天際線上的雪山。也許此時你仍舊好奇,這些典型的青藏高原景觀里,究竟藏著什么讓山南與眾不同的秘密?當我們將視線從雪山下移,也就找到了答案。
山南位于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魯藏布江奔流而過,形成寬闊平坦的河谷地帶,雅礱河的大小支流亦在此匯聚。
與大家印象中高原凜冽又荒蕪的氣質不同,雪山下,40余條河流縱橫交錯,河谷間草場、耕田密布,飽滿的青稞迎風而立,成群的牛羊悠閑地啃食著青草。山南稠密的河網和河谷溫和的氣候,滋養出萬物共居的豐茂土地。
△ 山南市日當鎮鄉村農田。 (圖/視覺中國)
山南的南邊地區,隱藏著青藏高原上的“桃花源”——勒布溝。勒布,藏語意為“好地方”,恰如其名,這里的海拔從4000多米陡降至2000多米,人們仿佛從高寒的世界屋脊瞬移至亞熱帶半濕潤地區。
在勒布溝的叢林中,既能感受到鳥語花香,又能眺望到綿延的雪山。瀑布懸掛在一片蒼翠之間,盛放的杜鵑點綴于芭蕉、杉樹等熱帶、亞熱帶植被中,這里不僅擁有距離拉薩最近的亞熱帶森林,還是門巴族的聚居之地。
△勒布溝。(圖/視覺中國)
山南也是倉央嘉措的故鄉,本籍門巴族的他誕生于門隅,曾在錯那宗城(今山南地區錯那縣境內)學習生活了十余年??梢哉f,這里既呵護了倉央嘉措最愜意的少年時光,也為他筆下的詩作注入了靈韻。
不同于拉薩的市井熱鬧,也沒有林芝桃花盛放的旖旎,甚至許多旅游介紹中常將勒布溝比作“小墨脫”。但真正撥開崇山峻嶺間的迷霧,才會發現山南美得如此層次分明。
自然的偏心,在山南體現得淋漓盡致。一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在這里放緩了前進的腳步,和發源于雅拉香波山的雅礱河一起溫養出平坦、肥沃的河谷。山南在歷史上,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雅礱”。
雅礱河谷誕生了青藏高原上的諸多“第一”:第一位贊普(聶赤贊普)、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寺廟(桑耶寺)、佛堂(昌珠寺),甚至是第一片農田(索當)等。因此,山南也是公認的藏源。游客來到這里除了能欣賞到絕美的藏地風光,還被狠狠地補了一補文化課。
△普莫雍措附近的藏族村落。(圖/視覺中國)
這座與不丹、印度接壤的宜人城市,在距今3500年前就已有先民種植青稞,約在公元前2世紀初葉,居住在雅礱一帶的人們逐漸形成部落,也由此拉開了青藏高原上政權更迭的序幕。
如流傳至今的民謠所寫那樣,雅礱河谷誕生的第一位藏王聶赤贊普在此修建宮殿——雍布拉康,并以此為原點率領雅礱部落開疆拓土。建于扎西次日山山巔的雍布拉康,能夠俯瞰山南,但隔著綿延的雪山,也許當時藏王也未曾想過后來的繼任者能與千里之外的中原產生聯系。
△雍布拉康。(圖/視覺中國)
比起第一位藏王聶赤贊普,更廣為人知的當屬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也是吐蕃政權的建立者——松贊干布。在他統一西藏、遷都拉薩之前,雍布拉康一直是歷任藏王的居所。在拉薩居住的文成公主,也曾將這里作為夏宮。
據傳文成公主的冬宮,也在山南,正是西藏第一座佛堂——昌珠寺。雖不比拉薩的大小昭寺出名,但昌珠寺珍藏的精品文物也足以讓人驚嘆。一件是由29026顆珍珠串成線條繪成的堅期木厄額松像,另一件則是相傳由文成公主親手繡制的釋迦牟尼唐卡。
除此之外,昌珠寺內還保留著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部分生活用品,如文成公主煮過食物的灶和銅鍋。當地甚至流傳著“只要能摸一下這鍋灶,就能做出可口的飯菜”的民間傳說。
△山南昌珠寺。(圖/視覺中國)
也許是這片土地留存了太多回憶,抑或是效仿祖先落葉歸根,征戰四方、迎娶公主的松贊干布選擇長眠于山南。雅礱河畔的山坡上,分布著包括松贊干布、赤德松贊在內的吐蕃第二十九代贊普至四十代(末代)贊普的陵寢。
從悠長歲月中走出的山南,不僅留存著供游人參觀的宮殿、寺廟,還有更多動態的文化符號。肅穆的歷史文明與生動的民間生活形成鮮明對比,不如效仿本地人體驗一次藏南的“早c晚a”:在昌珠鎮的街邊可以買上一杯熱呼呼的甜茶,再驅車前往“青稞之鄉”強欽村,打上一罐青稞酒。
作為第一部藏戲《瓊結賓頓》的原鄉,山南人同樣擁有著豐饒的精神世界。草原上的婦女能夠紡織出色彩如彩虹般明麗的傳統服飾——羊卓邦典。每到特殊的日子,人們還能欣賞到祈求吉祥的卓舞、由不同派別演出的西藏最早的舞蹈“羌姆”等。
△西藏扎囊縣桑耶寺跳神會,藏戲幻面表演。(圖/視覺中國)
被游人無意掠過的山南,既是倉央嘉措一生的起點,也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歸處。被形容“不像在青藏高原”的藏源之城,值得所有人為它佇足。
因為只有親自來看看,才能明白,在雅礱河谷的山河褶皺中,藏著多么璀璨的文明。
編輯:陸一鳴;校對:嚴嚴;排版:彭圣婕
“你會從山南進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