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晉書的意思,陳壽是不怎么喜歡諸葛亮和諸葛瞻父子的,還在三國志里陰陽了一把。
“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但如果仔細看三國志諸葛亮傳,你會發現晉書說得不對。
陳壽很可能是丞相的一名粉絲。
第一陳壽收集整理了《諸葛氏集》,共104112字,包括丞相的政策,授權,法律,軍事,考核,兵法,軍令,以及他的信件、文章,所謂著作合集。
要知道古人講究立言立行,把自己的言行傳之后世。但是古代印刷術尚不發達,很多文章就此失傳是常有的事。
為了讓丞相的言行文字傳承下去,陳壽獨出心裁,把《諸葛氏集》的目錄放到了三國志里。
反正二十四史,帝王將相,就沒一個人能在正史傳記中,有好大一篇個人著作全集目錄的。
諸葛亮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
第二,陳壽是在西晉時期撰寫三國志的。
考慮晉朝的政治氛圍,在史書中如何評價諸葛亮,這位開國皇帝司馬懿的死敵,是很有風險的。
所以為了保留諸葛亮的著作、名聲和評價。陳壽在三國志中也大大拍了晉朝的馬屁。
“亮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然猶存錄其言,恥善有遺,誠是大晉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之有倫也。”
盡管諸葛亮輔佐與晉為敵的蜀漢,據險不臣,但大晉仍保存其著作,不使善言湮沒,這正彰顯我大晉光照天下的至德,其胸襟之廣自古未有。
從后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大晉這個朝代還真配不上“光明至德,澤被無疆”這種評價,略諷刺。
但陳壽馬屁沒有白拍。
《諸葛亮集》一直流傳到宋朝時才失傳,雖然可惜,但好在幾百年漫長的歲月里,已經有無數文人墨客看過這本書,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摘抄了諸葛亮文章的片段。
明清時期的人才能夠以佚文的方式,重新收集整理《諸葛忠武侯集》,讓諸葛亮的部分著作得以流傳至今。
這個,是陳壽的功勞。
最后,關于陳壽父親被罰一事,陳壽雖然沒有直說,但他多次側面發表了看法。
“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哪怕是仇人,盡忠職守那就賞。
哪怕是親人,怠慢公務那就罰。
陳壽還說,蜀漢老百姓對丞相的執法:
“終于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即敬畏又愛戴,這大概是蜀漢老百姓對丞相的普遍態度吧。
刑法雖然嚴峻,但丞相公平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