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群體中流行的卡牌,首次成為校園法治教育的“工具包”。5月26日,在全國五月法治宣傳月期間,“法治護航成長 共建陽光校園”主題活動在上海市北郊學校舉辦,國內首套校園防欺凌“圖書+卡牌”主題教育手冊《對校園欺凌說“不”》亮相。活動聚焦校園欺凌防治與青少年法治教育,通過專家微論壇、贈書儀式等形式,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協同發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構筑法治防線。
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多元參與,需要校家社企的多方合力。《對校園欺凌說“不”》由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卡游公司聯合上海教育出版社團隊打造,系統梳理欺凌行為的法律界定、心理成因及應對策略,結合真實案例解析反欺凌路徑,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全書從十個主題入手,以情景再現的形式,讓青少年了解預防校園欺凌的基本知識,正確認識校園欺凌的危害。
《對校園欺凌說“不”》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社長莊曉明表示,上海教育出版社配合學校教學和社會教育的需求,以“服務教育、啟智育人”為宗旨,近年來持續積極探索“出版+”的融合出版模式。融入漫畫卡牌形式的教育讀本《對校園欺凌說“不”》,寓教于樂,能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未來,上教社還將繼續發揮出版資源優勢,為學校提供更多可視化、互動化的法治教育資源,讓法治意識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法治教育的前提是要依法執教。”熊丙奇特別強調對校園欺凌問題的發現。盡管一些地區嘗試將校園欺凌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但由于執行不力和對后果的擔憂,治理效果不佳。《對校園欺凌說“不”》將圖書、漫畫和卡牌結合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創新方法,順應孩子們的閱讀習慣,意在提高法治教育的吸引力。
卡游產品總監劉昭君介紹,《對校園欺凌說“不”》配套卡牌充分發揮卡游的原創美術設計優勢,以溫暖明快的色彩、擬人化小動物形象構建親和化視覺體系,并創新性采用“莫爾條紋解密卡”,讓青少年在拆解謎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掌握欺凌識別技巧、溝通干預方法及自我保護技能。
虹口區教育工作黨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孫磊介紹,近年來,虹口區高度重視青少年法治教育,虹教系統舉辦了“以法‘治欺’”“法典相伴”等一系列學法系列活動,通過構建三位一體的法治體系,加強校園安全,創新教育形式,以期為未成年人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
上海市北郊學校校長楊輝談到,面對“欺凌”既不要望詞生畏,也不要掉以輕心。北郊學校年齡跨度大,一至九年級學生生活在同一個校園,教師要區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差異性。他通過發生在校園的真實案例,提出教育是“授人以漁”:首先要教學生學會界定欺凌和霸凌,從拒絕第一次的“欺負”開始;第二要讓學生用法律手段與法制意識解決問題,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由上海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指導,虹口區教育局、上海教育出版社聯合主辦,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協辦,上海市北郊學校承辦。
原標題:《卡牌首次變身校園防欺凌“工具包”,創新融合出版助力校園安全》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施晨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