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遼寧天兒熱得有點蹦跶。白天不少地兒奔30℃去了,朝陽下周能竄到34℃。可早間氣溫還蔫巴巴的,撫順才9℃,早晚溫差像坐過山車。
雖說體感像入夏,可咱這兒常年6月19日左右才正式入夏呢。這波升溫猛,地里的莊稼苗怕要遭罪。
小苗剛露頭的,最怕白天烤晚間凍,根兒都長不踏實。大連、盤錦稍涼快點,可其他地兒的旱情怕是要冒頭。下周中后晌,雷陣雨帶風雹來搗亂,局部地兒要遭強對流。
玉米剛出苗的地塊,風一刮容易歪脖子,雹子砸了更心疼。老一輩看天種地有招兒,比如早間看云辨天氣,陰天趁早防雹。
還有用草木灰撒苗根兒的,既能防蟲又能保墑,土辦法挺實在。不過現在得把土辦法和科學結合著來,效果更穩當。比如防旱,除了傳統澆水,滴灌省水又精準,小苗喝得勻。
防風雹就得提前加固大棚,露天地兒的高稈作物要培培土。遼南地區墑情好點,但高溫天也得盯著,別讓莊稼缺水打蔫。遼西旱區更得留意,趁這兩天沒下雨,趕緊檢修灌溉設備。
我個人覺得,這時候最容易顧了一頭丟一頭,早間低溫和午后高溫都得防。有些農戶可能覺得天熱了就萬事大吉,忽視早間那點涼氣兒。
其實小苗最怕溫差大,白天蒸騰強,晚間一凍,根吸收跟不上。
這波強對流雖說帶點雨,但來得急的話,低洼地容易積水。排水渠得提前通一通,別等雨水漫了壟,莊稼泡壞了才著急。家里有大棚的,棚膜該檢查檢查,螺絲松了趕緊擰,防風刮跑了。
葉面肥可以準備點,高溫天噴一噴,增強莊稼抗逆性,別等缺肥了才補。氣象意義入夏還得等,可地里的活兒等不了,得跟著天兒的節奏走。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老祖宗的話在理,得抓緊倒騰。現在該干啥?
先看自家地塊啥作物,處在啥生長期,對癥下招。拿不準的趕緊聯系村里農技員,別自己悶頭干,耽誤了農時。
儲備點防雹網、塑料布,萬一強對流來了,能臨時護一護。
澆水最好選早晚,別中午大太陽底下澆,莊稼容易“感冒”。
這天氣像坐過山車,咱種地的心思得更細,多盯著天氣預報。雖說留了點懸念沒說透,但核心就一個,早準備少受災。最后記牢:天熱別慌,雨急別亂,土招科學結合好,苗壯才能收成高。
趕緊動起來,別等災害來了才后悔,現在動手正當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