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1年殲20成功試飛以來,關于這架中國首款第五代戰機的性能與美國F22,到底誰才是最強的那個,便成了全世界軍迷津津樂道的話題。
甚至還有人公開評價,這兩款戰機說是絕代雙驕,其實只是強行捆綁,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那么按照這樣的說法,中國殲20和美國F22到底誰才是真正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那個,答案或許會震驚所有人。
(兩款改變了時代的戰機)
F22的強悍
首先來看F22。在殲20橫空出世之前,五代機這個詞幾乎就是F22的專屬代名詞。就連同一輩分的F35,有時也必須頂著“和F22同為五代機”的帽子,才能贏得更多的關注與認可。
而中國的殲20本身,也是中國對標F22全力研發的成果,這足以證明F22在當時所樹立起的行業標桿地位。
(F22戰機)
F22裝備有兩臺F119-PW-100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可達156千牛,加力推力為104千牛,推力強大,動能強勁。
駕駛它的飛行員可以輕松完成殷麥曼翻轉、落葉飄、赫布斯特機動、弗羅洛夫法輪等多種高難度動作,機動性能堪稱獨步天下。
再加上,超強發動機帶來的超音速巡航能力,飛機的效能之強,更是世間難逢敵手。
(F119-PW-100)
而更加難逢敵手的,還有它的反檢測能力。
F22在飛機的外形設計上,便考慮到了雷達反射的巨大影響,有效將隱患降到最低。同時F22還采用了全球領先的隱身材料和涂裝,完美做到了和周圍空間的融為一體。
(F22)
此外,F22的航電系統,更是可以用恐怖如斯來形容。戰機配備的火控系統,通信導航,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設備,在當時更是可以用一句強到舍我其誰來形容。
其中,雷達能夠同時跟蹤多個目標,并對威脅程度進行快速評估和排序,引導導彈對最危險的目標進行攻擊。
與此同時,火控系統則確保了導彈能夠精確命中目標,大大提高了作戰的命中率和殺傷力。
而高度集成的通信導航系統,更是只能用逆天二字評價,完美實現了與其他作戰平臺實現無縫連接。這也是為什么都說,F22注定是一款改變時代的戰機。
(F22)
要知道,2018年的時候,駐敘利亞美軍和駐敘利亞瓦格納雇傭兵發生沖突.
瓦格納雇傭兵原本想求助駐敘俄軍的空天軍打擊美軍,甚至俄軍飛行員已經走進了駕駛室中。
但因為美軍在沖突點附近部署有F22,空天軍部隊就直接選擇了按兵不動,以至于瓦格納損失慘重,事后對俄羅斯國防部懷恨在心。
僅以此處實例作為參考,便足以見到F22的戰力何等驚人。
(F22)
異軍突起的殲20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F22的首飛時間是在1997年,但它最早的原型機在冷戰還沒有結束的1991年就已經出現。
這也就意味著,F22的很多設計思路其實還是延續了冷戰思維。
(F22)
而反觀殲20,殲20在一開始就是朝著追趕F22的目標而去,加上美軍在海灣戰爭當中的信息化戰術思想給中國軍界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所以,中國在研制殲20的一開始,就是朝著F22那種超強的單機性能看齊,以及考慮了未來信息化作戰將會成為主流的趨勢.
而不像F22那樣,只是將信息化作戰和單機性能作為應對蘇聯數量龐大且性能不俗的戰斗機群的一種工具。
這也就說,殲20在F22的基礎上做了很大的加法。
(殲20)
就比如說F22引以為傲的航電系統。事實上,由于具備了極強的后發優勢,殲20在航電系統上,已經完成了對F22的彎道超車。
它配備了先進的分布式光電孔徑系統(EODAS)和光電瞄準系統(EOTS),能夠360度無死角地感知周圍環境,提前發現隱藏在暗處的威脅。
而反觀F22,因為很多技術上的相對較早,在雷達和火控方面應對殲20,已經有點力不從心。
(中國戰機已經有了很大優勢)
在電子戰能力方面,F22雖然具備一定的電子對抗手段,但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電子戰系統的功能相對單一。
殲20則配備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電子戰系統。它不僅能夠像F22一樣對敵方雷達進行干擾,還能對敵方的通信系統、導航系統等進行全面的壓制和破壞。
(中國的殲20)
而在數據鏈方面,F22的數據鏈系統在當時已經較為先進。
但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它的數據傳輸速率和兼容性存在一定局限。殲20的數據鏈系統則采用了最先進的技術標準,具有高速、穩定、兼容性強的特點,能夠與各種類型的作戰平臺進行無縫連接,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協同作戰。
所以,面對這樣的后發優勢,F22也會力不從心。
(殲20早期試飛畫面)
與此同時,武器也是必須考慮的一個條件,那就未來空戰顯然會更偏向于超視距作戰。
僅從這點來看,F22已經開始落后于殲20。畢竟,中國早在2017年時,就已經裝備了著名的霹靂15導彈。而美國直到最近才推出了他們對標的AIM-260,而且在包括了射程在內的很多相關數據上,對比中國還存在著差距,中國顯然更有優勢。
此外,在隱身材料的應用和設計上,僅從理論來看,殲20也實現了對F22的領先。
各有千秋
當然,這不是說殲20就完全超越了F22。
畢竟,F22裝備的F119-PW-100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強的發動機之一,而相比之下,殲20仍然在趕超當中。。
F-22的研發過程中積累的氣動數據、材料工藝等,技術已經極為成熟,而殲20則更多承擔 “追趕和創新” 的雙重任務,在部分領域仍需突破技術壁壘。
(殲20)
隱身方面,雖然理論上中國達到了領先,但F22仍然在實操方面有著優勢。
就比如,雷達吸波材料,美軍已建立標準化維護流程,可快速修復,而殲20所用材料,雖然理論性能不輸F22,但率仍需時間驗證。
而且F22的隱身設計等細節工藝歷經多次優化,經過實際檢驗;殲20雖有”摸著F22過河“的優勢,理論上甚至更強,但量產初期可能存在細微工藝差異。
(F22的生產線)
而且F22參與過多次實戰部署,技術更成熟,殲20的很多技術只是理論上更占優勢。
因此以這樣的眼光來看,殲20和F22其實是各有千秋,各有優勢,還談不上什么“強行捆綁,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對手”,更談不上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但考慮到目前F22已經造價較高,已經停產,而殲20還在源源不斷的量產中,或許未來兩國戰機相遇,殲20才是優勢更大的一方。
參考資料: 1、環球網《美媒:殲20能與F22對抗?一關鍵作用更加重要》 2、海外網《媒體:殲20可比肩美軍F22 動力技術已不成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