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邵陽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是對每一位邵陽市民共同努力的最好肯定,也是對這座擁有2500余年歷史的古城文脈傳承不息的最新注解。在市民不斷提升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中火紅綻放的“文明”之花,清香滿城。
扎根熱土沐甘霖
為民惠民,共建共享,邵陽將群眾獲得感作為檢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效的試金石。
新一輪創建工作啟動后,邵陽將其納入“十四五”規劃,融入城市發展脈絡,扎實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基層,示范帶動全市各級部門協同發力,全域、全員、全程、全面創建熱潮涌動。
出行難題,這個“堵點”要疏。邵陽多管齊下,實施停車位改造、新建停車場、開放機關車位、優化公交線路等一系列舉措。紅旗路居民曾宗君深有感觸:“現在開車、停車都方便,出行輕松又順暢。”
機關車位在節假日面向群眾免費開放。單位供圖
老舊小區“老破小”,這個“痛點”得治。邵陽大力推進改造工程,三年內改造1081個小區。大祥區仙人井小區改造后,古色古香,成為沿江風光帶的特色景點。居民趙忠意贊不絕口:“墻面翻新,還建了游園和廣場,散步鍛煉都方便,住著舒心多了。”
集貿市場是城市文明的“窗口”。邵陽開展“三清六亂”整治行動,讓文明融入“菜籃子”“米袋子”。曾經的南門口“馬路市場”,改造后分區合理、干凈整潔,市民買菜如逛超市般舒心。市民張麗開心地說:“現在買菜環境好多了,心情都變好了。”
集貿市場改造后,干凈整潔。單位供圖
政務服務是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邵陽開展“窗口服務優化”行動,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和“一網通辦”。全國首創的“送解優”服務碼,讓企業掃碼即可享受政策咨詢、審批代辦等12項服務,累計解決難題1560個;營商環境110平臺推行“企業點單、部門接單”模式,讓企業真切感受到“邵陽溫度”。
城鄉接合部華麗“轉身”。邵陽統籌推進全域創文,加強城鄉共建。平整道路、疏通下水道、設置垃圾分類站點、新建室外文娛場所……在資新社區生活了28年的石女士見證了社區的變化:“基礎設施更便利了,跟城中心沒兩樣!”
一項項暖人心的民生項目落地,邵陽以惠民之“雨露”在創建征程中不斷厚實市民獲得感。
枝葉關情向陽生
資江潮涌,激蕩千年文脈;古城新韻,輝映時代華章。市民發自內心的幸福感,隨著文明“枝葉”著力伸展開來。
“邵陽紅——周末志愿行”等活動貼心開展,“文明實踐集市”讓志愿服務聚焦群眾需求;“文藝輕騎兵”“送戲下鄉”將文藝文化、戲曲作品送到基層,讓傳統文化浸潤百姓心田;“社區鄰居節”打破了鋼筋水泥的隔閡,讓社區洋溢著溫馨和諧;《紫薇花開香天下》MV唱出了大美邵陽文明建設熱潮……
在苗兒村“文明超市”,積分換崗位、換建材的機制,讓村民從“旁觀者”變為“主人翁”;在觀音塘社區,“片長、組長、鄰長”三級自治網格,讓矛盾化解在鄰里笑談之間;資新社區“玖玖紅”愛心食堂每日為200余名老人提供平價餐食,暖胃更暖心……
在積分兌換點,居民們用積分兌換獎品。單位供圖
新風勁吹,枝葉自繁茂。針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陋習,邵陽以“破立并舉”塑鄉風。1789個村(社區)修訂《村規民約》,明確紅白事操辦標準。北塔區楊旗嶺社區“12345”模式,以一紙村規民約管住紅白事:彩禮不超過2萬元,喪事不擺流水席,兩年節省紅白事開支240萬元;在城步苗鄉,“山歌勸孝”活動將孝道文化編成苗歌,通過“村村響”廣播傳唱;隆回縣“道德評議會”以鄉賢評是非、以德治化糾紛,調解矛盾3800余起……
邵陽市還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的全覆蓋,通過“書香邵陽·全民閱讀”“寶慶群藝匯”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城市文明切實成為市民可感可觸的生活體驗。
“我在邵陽生活了幾十年,這幾年城市面貌的變化非常大,不論是居住環境、出行條件,還是生活水平、城市秩序、市民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談起邵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的變化,家住二紡機社區的劉先生贊不絕口。
“百家宴,把‘陌鄰’變成了‘睦鄰’。”連續參加兩屆“百家宴”的志愿者劉志亮感慨地說。他記得去年“百家宴”上,自己隨口提了一句“老人理發難”,隨后就得到了響應,不時有理發師來社區為老人們義務理發,“生活在這樣的邵陽,真的很幸福!”
古城邵陽,以文明凝練著城市的氣度,也繪就了居于其中、往來其間人們的幸福底色。
繁花似錦清香來
繁花開,清香來。
文明的質感,鐫刻在城市的肌理中;文明的溫度,浸潤于市民的滿意里。
“公交車變成了新能源的,舒適、安靜、有空調,還安裝掃碼乘車系統,很方便。”返鄉大學生劉若辰為家鄉的公共交通改善點贊。
“我真切感受到了邵陽的變化。這種變化,我很滿意!”雙清區居民李建國的話,道出了市民的共同心聲。
邵陽市城市面貌。單位供圖
市民的愜意,來自愈加優美的環境。資江碧波映照藍天白云,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連續三年超320天,“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成為生活常態。從大祥區西苑公園的晨練人群,到北塔生態廊道的跑步愛好者,紛紛感嘆:“城市像個大花園,生活其中蠻味!”
市民的敬意,源于不斷涌現的榜樣。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林生麗,30年不漲價的“愛心粉面”溫暖了無數人的胃與心;鄉村教師侯長亮扎根深山11年,用知識點亮留守兒童的未來……身邊榜樣如繁星璀璨,邵陽有5人獲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4人獲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有“中國好人”23人、“湖南好人”159人、“新時代湖南好少年”20人。市民王慧在“榜樣的力量”巡講現場感慨:“他們讓平凡生活有了光芒,我們也要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
市民的愛意,在對古城前行愈加鏗鏘的寄望中。“為我的家鄉感到驕傲!”“邵陽好樣的,加油加油沖沖沖!”“付出終有回報!珍惜榮譽,繼續加油,把邵陽建設得更加美麗、文明、富裕!”……網友、市民的跟帖寄懷滿是對邵陽的情誼。
也正因如此,“全國文明城市”的殊榮,如新風浸潤的燦爛花開,必將在時光的長河中清香恒遠,必將在邵陽市民的共同呵護里愈加光彩照人!(劉芳軍 劉其潔 劉富洪 何杰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